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也是一种关系文化 [复制链接]

1#

■四川省开江县广福初中马德均

教育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好的关系胜过一切说教。亲其师信其道,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关系文化,一种人际生态和教育生态。好的老师总是善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和风细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于点滴中,教育于无形中。课前起立师生的相互问候和目光对接,体现着开启课堂的真挚期盼;课堂上老师的幽默风趣和学生的欢声笑语,体现着在知识海洋畅游的愉悦体验;校园内随意融洽的个别谈话,体现着教育艺术和教与受教的和谐情感;甚至相遇时学生那纯真热情的问好,放学路上一路同行相互把手搭在对方肩上边走边聊,无不体现着一种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情怀。尊师爱生、民主平等、亦师亦友、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学习是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内涵。曾经,老师因为学生学习不努力或违反纪律而埋怨惩罚学生,学生因为不满老师的教育而怨恨顶撞老师,这些教育中常见的现象都不能否定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主流。这些现象虽看似无益于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文化,但它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教育这种关系文化的存在,是另一种形式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是最有价值的师生关系文化。这样的教育关系搞好了会大大有利于师生关系文化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中,老师是学生的顾问、同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竞争,形成民主平等、协作和谐的良性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角色和相互关系发生了一些与传统师生关系不同的变化。老师的角色逐渐淡化,学生真正登上教学舞台。但师生关系是师和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不能因为强调学生的角色影响有效有序的教育教学,也不能因为强调老师的角色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正因为这样,有人提出了培养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型师生关系。不管怎样改革,教与学、师与生这些基本的关系始终是最有活力的关系文化。在教育实践中,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与学生交朋友,亦师亦友。与学生交朋友,收获的绝对不仅仅是朋友,更是教育的教化与感化的真实效果。

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谦让、友好相处、对话共享也是教育中的一种关系文化。学生与学生之间朝夕相处、耳濡目染、相互影响,自觉维持着一种教育秩序,他们的同学之情、同窗之谊,他们结下的纯洁深厚的情谊,也是学校教育中一种关系文化的体现,并且有着特殊的教育意义,即互相教育。

从这些方面来看,建设校园文化可以从建构良好的关系开始,把建设关系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教育做的是人的工作,而人只要关系理顺了,思想疏通了,一切事情都好办了,教育就会因为关系文化的建设而大放光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