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把握课改趋势发展核心素养央广网 [复制链接]

1#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教育全球化是当今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是应对教育全球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当今国际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多元主义教育、全民教育、主体教育、生态教育和个性教育等大方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的重要使命。

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是一个全球性教育趋势。早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21世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经合发组织于新世纪初,将核心素养体系概括为“人与工具”“人与自我”和“人与社会”三方面。欧盟于年正式提出八大核心素养;年,国际教育局将培养能力、学生中心、整体综合、多样包容、数字化以及科学评估等内容作为课程发展的新趋势。

面对教育全球化的挑战,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北京实验学校积极推进魅力课程的科研与实践,这对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打造魅力教育品牌,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育人目标指向学生终身发展学校

以“魅力教育”为特色,全面落实教育部有关课程改革的文件精神,以课程研究与课题研究为载体,基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整体构建十五年一贯制魅力课程体系,建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机制,探索“直通车”育人模式,使课程更加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为每一位学生的成才奠基,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灵*、国际视野”的现代人,为我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普适模式,创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普适品牌,培养具有全球化竞争力的人才。

二、课程结构促进学生整体成长

学校依托十五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基于并高于国家课程标准,立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涵盖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融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国际课程与特色课程等多元课程类型,丰富基于云平台的网上选修课程,建构具有世界水平的课程,形成优质多元、开放共享、个性选择、分类分层的课程结构,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课程资源优合化,实现课程体系的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调研能力、难题解决能力、讨论沟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多元智能与优异成绩,促进学生整体成长。

三、课程供给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学校坚持以学生个性需求与发展为中心,促使教与学齐头并进、互为补充,丰富课程供给,给学生更多样的“营养”。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向以“学”为出发点,围绕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探索以经济、文化、科学、生活等领域的专题为内容设计课程或课程群,使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学习,提升核心素养;推进跨校选修平台的建设,丰富课程供给模式,充分发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不断丰富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校提供满足孩子现实生活、未来发展的课程,特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