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就是唤醒和点燃”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的教育理念。对此,西浦慧湖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硕士生陶仁荣也深有同感。
唤醒兴趣,点燃热情
陶仁荣本科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来西浦读研后,他发现西浦的学术国际化程度毫不逊色于他的本科母校。西浦的授课老师们不仅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而且还有自己的课题组、实验组。“最打动我的是,老师们能给每位同学提供因材施教般的一对一指导,师生之间是亦师亦友的感觉。”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思考后,陶仁荣加入了高级副教授李孟辉(MengHueeLee)博士的课题组进行研究。陶仁荣说:“在西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利用好这些资源,这种高度的自主性和多样化的选择是其他学校无可匹敌的。”
无独有偶,智能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蔡天羽也在西浦充分感受到了自主性。当蔡天羽在宋鹏飞博士的课上了解到“交叉学科”和“微流控领域”这一研究方向时,对未来迷茫的他感受到了一股吸引力,之后他加入宋博士的团队,并参与了生物传感器从0到1的完整研发过程。因为这段科研经历,蔡天羽打动世界顶级名校的面试官,杜克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7所美国名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引导思考,面向未来
健康与环境科学系系主任约翰内斯克诺普斯(JohannesKnops)教授的“批判性阅读、评论与写作”专业课,是李雨萌最印象深刻的西浦课程之一,“通过阅读和讨论进行反思与学习,极大提高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反思能力”。
克诺普斯教授几乎每学期都为本科生开设课程,在谈及李雨萌提到的这门课时,他说:“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从课本学习过渡到批判性阅读和评估信息,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我们正在通过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课堂形式,例如‘翻转课堂’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主动思考的能力。”
在全球知名科研网站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