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的教育并非是单向的输出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学术高峰论坛 https://m.39.net/news/a_5327538.html

现在小孩子的脑子真好使,所以绝不能总是用对待“小孩子”的态度和他们说话。昨天晚上跟女儿连视频,突然想起一件事,就是要找出夏天的拖鞋,就让她叫姥姥过来。结果人家根本不叫,而是直接反问,“你找姥姥干什么?”——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想这么使唤我是不行的,我得知道你们要干嘛。我就说,“问问她夏天的拖鞋放哪里去了。”女儿想了想——可能觉得这个问题才值得让自己出马——转头喊道,“姥姥,你快过来,爸爸问你夏天的拖鞋放哪里去了?”表达得特别清楚,看来以后让她只做个简单的传声筒是不行了,必须要加大难度,让她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事情,她才会干。看来我要改变自己了!我已经习惯了把她当作“不谙世事”的宝宝,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绝对主义,实则不然,从她出生的第一天起,尤其是从可以开口说话的第一天起,她就在发展自己的意识,培养自己的性格,从身边人的行为中习得属于自己的认知。不由得想到,教育孩子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就在“教育”这个词上——教育,给人一种感觉,就是单向的输出,也就是说,教育分为严格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角色,所谓的教育,就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的单向输出。有必要改变这一做法了!教育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交流。所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首先是平等的,教育者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多了一些经验和认知,但被教育者也不是白纸一张,她也有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好的教育,来自双方的共同努力,教育者要先鼓励被教育者多多表达,然后注意聆听,对于自己已有的认知,也不要单向灌输,而是提问让后者回答,或者设计难题让后者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让后者自己探索未知的东西,并在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从而让后者真切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和内容。要做朋友,不要趾高气扬。在学习的路途中,共同进步!

要做朋友,不要趾高气扬。在学习的路途中,共同进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