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双减”政策下来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论“双减”的效果整体上看还是不错的。
一些大的教育机构基本上都不做中小学教育培训了,已经转型做考研、艺术、思维或者体育培训了。
也有一些机构把教育场景转为“线上”,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也有不错的光景。
但是还是有一些隐形或者变形机构藏了起来,有的进行改头换面,换了一个包装,但实际做的还是培训补课。
有的教育机构把教育场景从“写字楼”或者“门店”转移到了居民区或者地下室,基本上很难查到。
还有的教育机构对中小学学生进行一对一上门服务,把教学场景“搬”到了学生家里。
但是时间长了,教育机构仿佛有一些“卷土重来”的架势:班课正常了,广告也光明正大地宣传了,对中小学生补课也不避讳了。
仿佛“双减”好像结束了一般,只有其名,而未有其实。
而且消极的影响也姗姗来迟,但还是来了!
学生们的补课费用应声而涨,而且涨价幅度惊人!
不过也能理解,因为补课老师数量少了,补课更有风险了,家长们还要承担老师遭受“风险”的价格!
所以家长们的经济负担更加沉重了,而且基本上补课都是一对一或者3-5人小班课,很少有人敢创立大班课(风险比较大)。
前几天,教育部门为了防止“培训机构”卷土重来,又提出约束新规,而且是更加严厉的新规!
以前教育培训是违规行为,现在已经变成违法行为!而且如果违反,将会面对3-5倍的巨额罚款,情节严重者是5-10倍的巨额罚款。
这个规定将在10月中旬生效,此消息一出,网上舆论又一次炸锅!
“教育培训新政”到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网上主要有三种声音。
第一种是完全支持教育局新规,希望能对培训机构和学校老师补课”一网打尽”,不要留有余地。毕竟现在的补课费用太高,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这样大家可以重新回到“同一起跑线上”。
第二种是不支持新规,觉得这样剥夺了穷孩子补课的权力,而那些富裕的孩子还是可以请高昂费用的一对一私人家教,这样的消费大部分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结果就会造成富人的孩子经济和学历实力越来越强,穷人连通过学历翻身的机会都不再有了。
第三种是持怀疑态度,觉得这个规定初衷是好的,但是未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毕竟还是有很多家长和学生是不支持新规的,他们觉得应该搞一个调研,看看各种声音的比例,然后再去规划和执行政策。
在网络上,发出第一种声音的网友和发出第二种声音的网友互相攻击。
前者觉得后者就是托,是培训机构老师扮演的“家长”角色,以前80和90年代没有培训机构,学生们不还是可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后者觉得前者糊涂,新规出现只会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越来越重,根本不会减轻,或者孩子就是从此摆烂,无法跟上学校学习进度。
笔者觉得孩子们学习压力确实是太累了,“双减”如果可以彻底实施,确实可以给孩子们很多的自由!身心也会同步发展!
但为什么“减而不止”?有的网友说这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治本”又谈何容易?
这确实和反腐一样,也将会是一个“千年难题”了!
不知道新规最终效果会咋样,教培最终会走向何方,也许只有等待时间来检验了。
单选
你觉得应该禁止中小学生补课吗?
应该不应该不好说打开百度APP进行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