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扼杀创造力如何定义成功 [复制链接]

1#

中国的教育出了问题,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分歧在于,问题到底出在哪?有人说应试教育扼杀孩子的创造天性,让孩子成为只会做题、考试的机器;也有人说中国教育过于功利性,导致教师群体无心学术;还有人说体制僵化,行政层面的腐败传导到教育层面……

其实,这些都是影响因素。我今天想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是错误的,这是根源。

怎样才算成功?有人说有钱就是成功。从“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到“国民老公”王思聪爆红网络,其实本质都是对于财富的崇拜。我并不仇富,“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但中国富豪的巨额财富真的是“取之有道”吗?这种“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肮脏的交易?有多少老板利用企业改制的机会侵吞国有、公有财产?又有多少房地产老板通过权钱交易低价拿地、强迫拆迁?而这所有的黑历史,都因为他成为了有钱人而被掩盖、洗白。

当社会的这种对于财富的无序热爱的情绪传递到孩子那里,给他们的暗示则是:只要你有钱了,过程无所谓、道德无所谓、规则无所谓。重视结果却忽视取得成果的应有的过程。于是,大学生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论文可以抄袭;教师为了课题项目也可以造假;汉芯、红芯事件也是如此。

怎样才算成功?有人说有权就是成功。官居高位、光宗耀祖,会有大把人排队给自己送钱。曾经接触过一个家长,在她眼里,孩子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不是成绩优秀、品德高尚,而是“我们家孩子从小就当班干部,从小就管人”。前些天看了一个新闻,一个小学生,负责协助老师检查作业,没写作业的学生只要交钱就可以蒙混过关,就这样一点小小的权利,居然都可以被一个小学生拿来牟利。

在大学里,很多学生热衷于进学生会、社团,美其名曰“服务同学,锻炼社会实践能力”,真的是这样吗?不见得!很多学生喜欢学生会的等级森严,他们沉浸在这种所谓的“模拟社会”中不能自拔,习惯于高高在上、颐指气使,这让他们感到满足。于是,学习成绩与当社团领导比起来,好像就没有那么重要,课都可以不去上,但社团的会议不能主持。更有些学生为了往上爬,不惜勾心斗角、爆同学黑料、在背后说同学坏话,同窗友谊在微小的权力面前不堪一击。

所以,实际上,当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出现偏差的时候,不仅仅是教育,整个社会都出问题。

怎样才算成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对于成功的定义应该有所差别。我认识一个身有残疾的朋友,患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利索,父母曾经担心他将来养活不了自己,现在成了一名程序员,在他父母眼里,他们的孩子就是成功的。

我认为,对于“成功”的定义,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人”。

人,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内在与外在统一,不能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人,应该有正确的三观,我们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要活成什么样子?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我是录趣签约升学规划师孙磊,希望我的文章可以帮助到你,更多高考志愿填报及大学、专业方面的文章,欢迎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