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做为一名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撒我从来都 [复制链接]

1#

花姐姐

暑假有一段时间了,不知道爸妈们有没有催孩子写作业或是陪孩子写作业。

我家孩子一直在傻玩中,最近回老家了,在老爸酒店里玩得更是开心不得了,豪无写作业之意。

看到孩子傻玩,我内心其实挺纠结的,因为我也是一名普通家长,我也在想,如果把这些傻玩的时候用在学习上,该有多好呀,但是,那些家庭教育知识又告诉我,让孩子玩一玩。

所以,这是一场专业与人性的考验,不过,我相信我的专业。

事实上,做为一名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我常常会做一些违背人性的事情,例如,从来不陪孩子写作业。

然而,结果却是孩子每天回来主动写作业,很少让我催。

为什么会这样呢,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儿子刚上一年纪的时候,和很多爸妈一样,我也想过要做个好妈妈,陪孩子写作业,但是,每次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总是极度没有耐心,陪着陪着脾气就来了,就忍不住想对孩子发火。

好在看到很多心理学,教育学的书籍,我很快感知到我这种情绪,离开了孩子的书桌,找其它的事情干,避免对孩子大发脾气。

慢慢的,我发现一个事实,我不适合陪孩子写作业。

而我的专业告诉我,如果你没有办法耐心的陪孩子做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和孩子做这件事情,除非这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

但是著名心理学家林文采说过:

世上没有一种叫做“非做不可“的事。

写作业也是如此,没有谁规定爸妈一定要陪孩子写作业,陪孩子写作业也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情。

当明白这点,我决定不再陪孩子写作业。

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适应,总担心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

事实上,正如我担心的那样,有好几次不是没写作业,就是在临睡前记得还有作业要写。记得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没有写作业,我被班主任老师叫到学校狠狠批评了一顿。记得那天上午,我接到班主任老师的电话,非常紧急的通知我让去学校一趟。

接了电话我心里也非常紧张,因为听老师的语气不是什么好事。

去了学校之后,老师跟我说,让我去学校的原因是老大数学作业没写,被老师批评后,就哭了起来,后来被数学老师送到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老师让他冷静一下,结果他跑出办公室,躲了起来,班主任老师找不到,很着急,后来调取学校监控录像才找到他。

班主任老师说她吓坏了,所以才请我去学校把这件事情跟我说一下,并叮嘱我一定要让孩子完成作业。

回家后,我把老师叫我去的整个过程讲了一遍,再也没有说其它。

说来也奇怪,自从那次之后,关于写作业的事情,儿子再也没有让我操心过,每天回来都会先写作业,再玩。

记得有一次,给儿子买了一辆自行车,组装完成后,孩儿爸带着孩子出去骑车,骑了一会儿之后,儿子非常着急的跟孩儿爸说:”要回家写作业。“

现在,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上,儿子已经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不再需要我操心。

那家长可能会问了,不陪孩子写作业,那家长干什么呢?

著名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家尹建莉老师讲到养育女儿的经历是这样的说的:

我对女儿的培养,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无非就是从小培养了她的阅读兴趣,剩下的就是给她自由,一切让她自己来安排。在她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留的作业太多,我还替她写作业,老师布置的惩罚性作业,我女儿一个字都不会写,我会动用我作为家长的能力和智慧,尽量保护好她。

我也是这样的,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非常注重培养他的阅读兴趣。

那个时候,我们在美国,美国的图书馆资源非常丰富,每个社区都有一个图书馆,这是他们的标配,并且常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我都会带孩子去参加,除此之外,每周我们都会借一袋书拿回去看。

后来,回国了,虽然没有图书馆,但是网上经常有打折的图书,非常便宜,再加上孩子大了,不再读绘本类的图书,一书本能看好久,所以我们就直接下单买回来。

在儿子读一年级的时候,我们花了八个月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儿》,现在儿子读二年级,正在读《三国演义》。

我跟爸妈说,儿子在读《三国演义》,很多爸妈会问我,孩子这么小,能读懂吗?

这个问题我也问儿子,儿子是这样回答我的,读不懂,但是我很享受。

这正是我想要的答案,对小小孩来说,读书的兴趣比读书更重要。

因为经常读书,我常常会发现,相同的书在不同的年龄读是有不同感受的,例如,小的时候,读《三国演义》,最崇拜的是诸葛亮,希望能像诸葛亮那样料事如神,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加,发现,其实诸葛亮是作者美化出来的,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迷恋诸葛亮。

除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之外,我还会经常跟孩子们聊天,聊各种社会新闻。

记得在上海男孩跳桥事件出来后,我把这个新闻告诉儿子,儿子第一反应是问我,是不是他的妈妈在指责他。

我问他,你怎么知道的?

儿子说:“小孩都不喜欢被爸妈骂,也只有被爸妈骂的时候小孩才会伤心,才会无助。”

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儿子说:“我猜的。”

我又问:“那你觉得他的爸妈会伤心吗?”

儿子说:“当然会伤心呀,只是我还在考虑他们家是不是只有一个孩子?”

我又问:“为什么?”

儿子说:“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就意味着他们家没有人传宗接代了。”

.......

每当有轰动性新闻事件爆发出来,我们都会开聊,记得有一次吃早餐的时候,我们娘仨聊得太投入,既然忘记了上学的时间,导致儿子迟到了半小时。

为什么要聊社会新闻?

有两个原因:

首先,孩子终有一天会踏入社会,在社会生存需要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是一种能力,而能力的培养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练习。

是等到孩子步入社会之后开始练习,还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培养孩子社会能力呢?

显然,后者容易多,成本也小得多。

例如,不久前,在杭州一小区装了47个摄像冰龙,全部朝天,居民个个点赞,为什么呢?

因为高空抛物。

高空抛物的年年都有发生,年年都有造成严重伤害。

是在发生这样事情之后受到惩罚,还是跟孩子讲讲这样的新闻,和孩子一起讨论如果我们把东西从楼下抛下去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哪一个成本小呢?

显然是后者,对不对?

其次,在跟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可以掌握孩子心理发展不平,及时了解孩子对事物的态度,如果有不合适的态度,可以及时给予指导。

原腾讯副总裁,多书畅销书作家吴军博士曾说过:

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所以,态度决定命运。

例如,我在跟孩子聊上海男孩跳桥的新闻之后,我至少知道孩子的两个态度:

第一,爸妈批评指责孩子,孩子会伤心;

第二,一个孩子会影响到家庭传宗接代。

从这两个态度中,我至少可以知道,我应该尽量少的批评孩子,而且我知道孩子应该会珍爱他的生命,因为他知道孩子会影响到家庭的传宗接代。

当然,对于第二个态度,我是持保留意见的,不过我没有说他不对。

因为,孩子的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阅历的增长,一定会有改变的。

最后,我想跟爸妈们说的是,把写作业的主导权交给孩子,把人生的主控权交给孩子,我们只做孩子人生旅途上的一盏信号灯,当偏离轨道的时候,我们帮助他们进入轨道就行。

龙芳:家庭教育指导师,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成长需要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陪伴,希望我的分享能陪您一起成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