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育厅长圆桌会”“让‘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成为职业教育的鲜亮的底色、鲜明的符号。”9月24日,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育厅长圆桌会”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庚家分享了安徽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经验。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张庚家认为需要紧紧抓住质量这条生命线,紧盯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毕业生就业质量等核心要素,促进职业教育用“高质量”“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基本路径。”张庚家说,基于产业链来谋划发展职业教育,才能让职业教育内生于经济社会,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庚家推进职业教育区域化、区域职业教育产业化、产业职业教育集群化,张庚家分享了安徽职业教育如何走与当地产业需求对接路子的经验。据介绍,近年来安徽先后实施职教大省建设、技工大省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安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建立完善专业预警与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专业链全面对接安徽产业链的专业布局。其中,科大讯飞入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合肥被列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目前,安徽省职业院校所,其中高职院校75所,中职学校所,年均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近45万人,面向各类群体开展职业培训逾80万人次。“通过改革创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张庚家说,安徽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肖知潞赖盈盈编辑韦一茜编审王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