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年国际学校发展趋势盘点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我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大力引进、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举办国际学校是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报环球周刊国际学校项目组《国际学校年度发展观察报告》(详见第十、十一版)对全年国际学校的招生政策、特色化办学、校本教研、教师备课、海外办学等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国际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需要说明的是,报告中的国际学校主要指具有国际化办学特征的中小学,包括公办学校国际部(班)、民办国际学校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目前,对于这类学校尚没有比较确定的称谓。

相较于去年,今年国际学校整体规模和格局分布基本保持稳定,但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变革中求生存,于挑战中谋发展,是摆在国际学校面前的重要问题。

国际学校数量稳中略降规模总体稳定

据国际学校在线、顶思等第三方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年度各类国际学校总数仍为余所,学生总量保持在50多万名,教职工数量约为15万人,专任教师超过10万人,基本保持稳定。从分布上看,国际学校总体格局仍是东南强、西北弱,分布不均衡,且高度集中于一线城市。类型、学段分布变化不大,民办国际学校占比仍超半数,高中学段依旧保持主导地位,开设高中学段的国际学校数量超过8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国际学校总数首次出现下降。今年新增学校仅有17所,相较于过去几年显著下降,未能追平关停学校数量,出现了负增长。

具体而言,今年国际学校行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培训类国际高中转型发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长迅速。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涉境外课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全国不少培训类国际高中转型为普通高中或与其他学校合作办学,也有一些学校停办。与此同时,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增长迅速,广东、北京、江苏、河南等地今年累计批复了数十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二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新增热潮仍在持续。去年北京、深圳、重庆等城市相继放宽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者市场准入要求的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今年新增的17所学校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有7所,占比达41%,正在筹建的学校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占比达30%。

三是“出海”办学、“姊妹学校”等新尝试引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