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校一切向利看,吃相难看是教书育人 [复制链接]

1#
引言: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和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场所。然而,近年来一些学校和老师却将教育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利益替代了教书育人的宗旨。这种行为不仅令人愤慨和痛心,也引起了家长们的强烈不满。本文将针对学校“做生意”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深刻思考学校应该如何回归教育目标。

学校“摇钱树”?教育变商业

家长们愤慨的发言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在推行免费教育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和老师却通过各种手段剥削学生和家长的财产,将教育变成了一场利益的角逐。比如,某小学在开学第一天要求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教辅资料,强调第二天必须使用该资料。这种资料只能在“指定书店”购买,价格高昂,家长们不得不忍气吞声。这种精准设计让家长们无法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地接受剥削。

此外,学校还往往将各种服务收费合理化、合规化。以某学校收费午休为例,学生趴在课桌上午休每学期收费元。学校解释称,这是按照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的规定。虽然这个规定似乎合乎合理,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问题。学生为什么要为趴在课桌上午休而支付费用呢?学校的追求利润的倾向显而易见,这种“乱收费”的实际结果只会让教育变得不再公平。

以“为学生好”的旗号行“花样赚钱”

一些学校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号行“花样赚钱”的实际情况也不少见。以山西某高校为例,在入学通知书上明确规定,学生须使用学校集中招标采购的学生公寓用品,否则还需自行承担质检费用。学校将这个规定解释为为了学生的健康考虑,但这个借口过于冠冕堂皇。究竟是为了学生的健康,还是为了赚钱,显而易见。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让人不禁感到愤怒和无奈。

另外,学校还常常以学生健康为理由禁止校外食品进入校园。虽然这个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但却无法忽视其中隐含的商业目的。学校将学生和家长限制在自己开设的食堂,可以说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利益范围。如此一来,学校对学生和家长的控制力更大,利益也更加可触。

重归教育目标,回归初心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然而,一些学校却不惜以利益为导向,将教育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学校应该从根本上重视回归教育目标,务实推进教育公平化,摒弃为了利益而经营的思维方式。

首先,学校应该尊重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权,提供多样化的教辅资源,并在推荐过程中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应将学生和家长束缚在“指定书店”这样的限制性选择中,而应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选择,确保教辅资源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次,学校不应将服务收费合理化的倾向变成一种损害学生权益的手段。收费项目应该明确规定,公开透明,合理合法。而且,学校应尽量减少或避免对必要服务的收费,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

最后,学校不应将商业行为掩饰在“为学生好”的旗号下。作为教育机构,学校应该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以学生的健康和成长为出发点,而不是以牟利为目的。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结语: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不应成为商业的摇钱树。学校应该回归初心,重视教育的公平和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期待更多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担负起育人的责任,为学生的未来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健康发展,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提供個人看法:

這篇文章探討了學校將教育變成商業行為的問題,指出一些學校和老師以利益為導向,將學生和家長當成“摇钱樹”,這種行為讓人感到愤慨和痛心。作者認為學校應該重視回歸教育宗旨,加強教育公平和質量,并提供學生一個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育的價值和意義。作者的觀點值得我們思考和關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