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青岛日报」
“在父母学堂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现在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女儿也跟我无话不谈了。”谈起母女关系的改善,城阳后田社区纪女士颇有感触。
父母学堂是城阳区妇联打造的“幸福婚姻家庭”父母沙龙项目之一,主要面向社区开展点对点的“菜单式”服务。后田社区的纪女士因为女儿处于青春期,什么事都跟她对着干,与孩子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孩子认为家长不懂他们的心,家长认为孩子不理解父母。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纪女士的情况后,主动邀请她参加父母沙龙活动,通过学习,纪女士改变了与孩子的交流方式,注意多尊重、理解孩子,注重与孩子交流的语言艺术,亲子关系有了很大改观。
父母沙龙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以后田社区为例,城阳区妇联提供服务后,社区也将“父母学堂”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社区“父母学堂”提供了多平方米的教室,投入资金20万元,改进教学环境,为开展工作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以《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为契机,城阳区妇联还组织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针对父母、祖辈以及不同年龄层次家长的特点,围绕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健康、儿童自我安全防护、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小衔接的转折期、“家庭教育行为”等专题,组织形式多样的主体学习活动、家教指导活动、家教亲子活动,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知识讲座、家庭沙龙等多种形式开展指导,不断提升家长教育理念,广泛普及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
据了解,为做好家庭教育普及工作,城阳区妇联今年投入资金18.3万元,开展了父母沙龙、亲子早教、父母阅读等公益服务,为全区家庭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父母沙龙21场,亲子早教40场,家庭阅读会10场,实施21天亲子阅读习惯养成计划,让好家风好家教落实在基层、生根在家庭。
不仅注重活动的开展,城阳区妇联还注重师资力量的储备。每年组织名学校教师、社会人员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为广大家庭提供高质量的家教指导服务储备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自年以来,共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师训练营7期,培训学员名。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