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将以“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创新办会模式于年10月21-28日期间正式举办,包含全体大会和线上平行研讨会两部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先生接受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
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任蕾对话余有根副秘书长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以及紧张的国际局势给国际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您能否结合这一大背景,解读一下此次年会主题的内涵?
余有根: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全球治理举步维艰,国际社会的凝聚力面临严峻考验。疫情的暴发警示世人,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教育是促进人类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牢固纽带。
近年来,国家和地区间的教育联系日渐紧密,教育合作不断深化,全球教育释放出更加蓬勃的开放性、互动性和依存性,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
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提出了新的使命与挑战,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指引。
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结合国内外的教育发展趋势,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以“教育全球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主题。全球教育精英、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代表将深入探讨新形势下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共商国际教育发展大计,描绘全球教育未来蓝图。
据了解,本次年会期间将第一次发布中国教育国际年会的一份倡议,这份倡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余有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是立足中国大地,从事教育国际交流的专业组织。在各国致力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复苏这一特殊时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年会上发布《倡议书》,呼吁全球教育工作者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团结、担当、智慧共同应对教育全球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共同推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共同营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共同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
每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都有一个主宾国,咱们今年的主宾国是哪个国家?在教育方面有什么特色?与中国有哪些教育交流与合作?
余有根:今年年会主宾国是马来西亚。46年来,中马两国建立了深厚的政治互信,友好关系实现长足发展,教育领域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中马两国充分利用多边合作框架,进行了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教育交流活动,成果丰硕。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国-东盟等多边机制下的教育交流和合作成为中马两国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新途径和新亮点。
教育多元化供给是马来西亚向世界各国推出的一张特色鲜明的名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积极推动中马教育交流与合作。
年,刘利民会长率团赴马来西亚访问,与时任马来西亚教育部部长和人力资源部部长进行了友好会晤,就加强中马在职业教育领域达成合作。双方将加强统筹规划,培育新合作亮点,探讨合作新领域、新思路、新模式,扩大互利共赢。
本次年会期间将举办“中国-马来西亚职业教育高峰对话”,欢迎大家参加。
年会期间,将正式发布职教分会年国际化发展报告与后疫情时代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趋势报告,请简单介绍一下两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余有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分会,今年设立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一是《职教分会年国际化发展报告》;二是《后疫情时代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趋势报告》。
《职教分会年国际化发展报告》是在充分调研职教分会会员院校的基础上编制的院校国际化发展报告。报告反映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为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建议与实践参考。
《后疫情时代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趋势报告》重点围绕职业院校疫情应急管理、教育教学组织、在线教学优化、师资队伍提供提升、创新教学与实习模式等内容,预判研究疫情后职业院校国际合作恢复与发展。
今年教育部提出要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我国的职业教育如何随着“一带一路”走出去?协会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余有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中资企业、职业院校合作赴肯尼亚等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为中资企业和合作国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自年起实施“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联合作旗舰计划”,计划培育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以示范引领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全力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传播中国职教声音,打造“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升级版。
《中国教育现代化》中指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交流协会近年在融合教育的国际交流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余有根:为体现对特殊教育学生群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