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火星奥秘火星表面凸起现象,是物理原因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http://www.ykhongye.com/m/

年的火星大冲在火星探索史上可谓举足轻重,借着这次大冲期间对火星的观测,波士顿富商、天文爱好者珀西瓦尔·洛威尔横空出世,火星生命研究的接力棒经由夏帕雷利、弗拉马利翁等科学家之手,终于来到了他的手中。

正像他的传记《洛威尔与火星》(LowellandMars,)中所说的那样,他是“所有提出火星问题和所有解决火星问题的人中最有影响力的,而无疑也是最备受争议的”。从年年初以来,珀西瓦尔·洛威尔在亚利桑纳州的旗杆镇建造了一座装备精良的私人天文台,并购置了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天文望远镜。

洛威尔与助手日复一日地对火星进行观测,绘制了数百张图片,并于次年出版了他关于火星的第一本专著,书名也叫作《火星》(Mars,)。在这本书里,洛威尔根据一年来所拍摄的照片和已有的科学知识,对火星环境的总体特征、气候、水、运河、绿洲等一一进行了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出了火星上很可能存在智慧生命的结论。

他证实了夏帕雷利的运河理论,甚至比前者多绘制了条运河的细节。洛威尔本人迅速成为当时对火星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在他的推动下,“火星运河”论成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文学界最热门的话题。

除了火星运河之外,科学家们也发现了火星表面凸起(projections)现象,这一现象被一些人认为是火星人在发送信号。在这一期间,也有学者试图与火星文明进行沟通。年7月5日,凯勒、霍顿和施伯勒(JohnM.Schaeberle,-)首次观测到了火星边缘的凸起现象。

次日,凯勒绘制的火星表面图展示了两个凸起。他把这一现象解释为“类似月球环形山在火星外缘出现的现象”。凯勒的解释被媒体忽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耸人听闻的解释,把这一现象解读为火星人发出的闪光信号。

这种观点在主流天文学界很有市场,4年之后,天文学家坎贝尔(WilliamW.Campbell,-)也发表文章声称,火星凸起现象是火星山脉起伏所导致的视觉误差。同年,霍顿和洛克耶也分别发表文章支持了这一观点。

年,在各种各样的解释和传闻甚嚣尘上时,一位法国的寡妇古茨曼夫人(ClaraGoguetGuzman)宣布捐赠10万法郎的遗产,来奖励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与任意一颗天体联络并收到回答的人士。在这种情况下,火星自然是最有前途的一颗行星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们绞尽脑汁的提出各种方案,试图与火星联系。

有关被认为是火星信号的火星表面凸起现象,已有学者做过比较详细的研究,在此仅做简要转述。年7月28日,天文学家雅韦尔(S.Javelle,-)在尼斯天文台观测到火星表面凸起现象。英国《自然》(Nature)杂志随后刊登了《火星上奇怪亮光》(AStrangeLightonMars)的匿名文章。

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可能的“物理原因”是极光、高山积雪、森林起火;而另一种可能是“人为原因”,也就是火星人在发送信息。这篇文章迅速被各大报刊转载,经过它们的渲染,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年12月,洛威尔在《美国哲学学会会刊》上发表文章,他澄清道,年11月,很多报纸都刊登了“火星向地球传递信号”的传闻。这一谣言来自于洛威尔天文台11月7日观测到的火星表面凸起现象,而有关火星智慧生命发送信号的部分,则是媒体记者的添油加醋,洛威尔本人认为这些它们只是火星大气中的云雾。

报纸和大众似乎无视了天文学家们的一系列澄清,年6月3日新西兰的《图阿皮卡时报》(TuapekaTimes)刊登了一篇文章,报道了洛威尔天文台在5月26日再一次观测到的火星表面凸起现象,还声称当地的科学家并不信服洛威尔的观点。洛威尔的回应再次坚持之前火星表面凸起是云雾的观点。

然而,《纽约时报》(NewYorkTimes)在做进一步报道时,并没有理会洛威尔,而是进一步渲染火星信号和智慧生命的传闻。[9]此外,在这一期间,还有一批科学共同体成员试图向火星主动发送信息。包括高尔顿(SirFrancisGalton,-)、特斯拉(NikolaTesla,-)、马可尼(GuglielmoMarconi-)在内的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参与其中。

高尔顿在年设想过过火星人和人类通过光信号互相沟通,还设计了一套简单的莫尔斯电码。特斯拉声称自己已经发明出与火星通信的机器,还接收到过火星的无线电信号,此外,他还宣布自己已经成功的制造出一台“星际传送装置”;不过这两种发明始终都没得到证实。

而另一位无线电工程师马可尼也曾宣布接收过信号,不过后来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又改口了。此外,在年,洛威尔的助手皮克林(WilliamH.Pickering,-)提出通过制造巨大镜面,向火星反射阳光来与火星交流,《纽约时报》也专门开辟版面追踪报道。

在此期间,人们的另一项构想是,在撒哈拉沙漠(SaharaDesert)上书写巨大的文字,以期火星人能够看到。天文学家伯纳德(EdwardE.Barnard-)甚至以此为灵感写了一篇科幻小说,小说中,地球人终于成功地向火星人传送了一条信息“你们为什么向我们发送信号?”

只得到了火星人这样的回复:“我们没有向你们传送信号,我们是在和土星对话。”这两种构想都源于数学家高斯(JohannC.F.Gauss,-),他曾提出过可以用镜子反射阳光或在平原上建造巨大的几何图形这两种方法以与“月亮人”沟通。

高斯的方案成为了经典构思,后世的很多与外星沟通的方案都是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展开的。珀西瓦尔·洛威尔于年3月13日出生于波士顿的洛威尔家族,他的父母奥古斯都和凯瑟琳·洛威尔均为出身显赫的贵族。他是哈佛大学董事长教育学家阿尔伯特·洛威尔和意象派诗人艾米·洛威尔的兄长。

洛威尔对于天文的兴趣,很可能源自童年。在他15岁时,就曾自己动手在塔楼上安装了一架口径2.25英寸的折射望远镜。此外,他从小就精通法文和拉丁文,后来又于年以数学荣誉学位毕业于哈佛大学。

他的老师曾力荐他留校任职,却被洛威尔拒绝了,他在提起这段往事时回忆道,“并不是因为数学不是世界上最吸引我的事情,而是因为我不想把自己束缚住。”短暂的中东旅行之后,洛威尔开始和祖父一起,学着打理起家族生意。沉闷的羊毛生意注定无法束缚住这位求知欲旺盛的年轻人,6年之后,他放弃一切扬帆远东。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洛威尔大多停留在日本和朝鲜。在逗留朝鲜期间,他曾承担过外交使命,比如担任朝鲜派往美国的特别代表团顾问;也曾创作《高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ChosnheLandoftheMorningCalm,)这样的文学作品,详细地介绍了西方人所知甚少的朝鲜风土人情、地理文化。

洛威尔也在日本待过一段时间,并创作过关于日本宗教、心理学及行为的著作。他的著作充满许多关于日本生活学术性的讨论及观察,包括语言、宗教团体、经济与品格的发展。

洛威尔在日时的作品包括《远东之魂》与《诺托:日本不为人知的角落》,最受到欢迎的作品则是年出版的《神秘的日本,或是上帝之路》(OccultJapan,ortheWayoftheGods),被一位记者评价为“苦痛的绝情和恶魔般的冷酷让我汗毛直竖”。

当洛威尔对远东的兴趣正在逐渐消退之时,他童年伊始的对天文学的热爱似乎又卷土重来。这一事业的转折似乎已经酝酿了良久,年起,洛威尔开始和天文学家皮克林合作,后者也成为他接下来火星研究的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而在年底乘船去日本的途中,他携带着一架口径6英寸的克拉克式折射望远镜,并在他东京的居室里用望远镜观测土星。虽然早有先兆,但洛威尔对天文学的热情来的未免也太快了。

年10月,他正准备最后一次离开东京的时候,他还在给画家柯蒂斯(RalphW.Curtis,-)写信,声称来年春天要去塞尔维亚旅行。而12月回到波士顿,他一收到姨妈的圣诞礼物,弗拉马利翁的《火星》(LaplanèteMars),便飞快的读完了,并在纸页上留下了很多“抓紧(hurry)!”的字样。

洛威尔迅速而清醒的认识到现在正是研究火星的大好机会,而本世纪最后一次比较有利观测的火星大冲已经迫在眉睫了,他必须抓紧每分每秒。后来,弗拉马利翁回忆道,洛威尔曾经对他说,自己对天文学的激情,尤其是对火星世界的一切发现,全都是被弗拉马利翁的这本《火星》所激励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