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收藏火星探测任务命名指南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250411/u1ve4ib.html

人类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始于年苏联发射了世界首个飞往火星的探测器——火星1号,经过60多年发展,人类实现了对火星探测“飞掠”“环绕”“降落”和“巡视”等众多研究类型的突破。

对于某一具体任务的名字

容易识别、易于传播

是重点考量的因素之一

各航天大国在命名上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风格一

探测目标+编号

“探测目标+编号”这种风格的典型案例体现在苏联时期的火星探测器,命名使用了最典型的方式——“火星/卫星+编号”。其中,编号具有连续性,非常直观。

例如,在20世纪60—70年代,苏联先后进行了“火星1~7号”探测任务。就连重点研究火星的卫星福波斯系列探测器也是如此,被命名为“福波斯1号”和“福波斯2号”。俄罗斯的任务也颇有类似传统,例如“火星96”意为年进行的火星探测任务,“福波斯·土壤”意为福波斯土壤采样返回任务。

火星3号NASA

在这个体系下,前后任务的探测器可能出现功能重复或互为备份的情况。

风格二

任务系列名+编号

“任务系列名+编号”这种风格是基于庞大的行星际探测系列任务而来,由于不同任务前往的星球不尽相同,大系列的名字往往跟具体星球无关,而是采用一个宏大的概念。同理,具体到某一颗星球的任务编号也不一定连续,同时,它们也可能存在功能重复或互为备份的情况。

火星探测史上使用这种命名风格的有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进行的“水手”系列探测任务(命名意义为“航行在宇宙中的水手”),这系列共有12个探测器(“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最初是这个系列的“水手”11号和12号),它们遍访太阳系行星。其中,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是“水手”3号、4号、6号、7号、8号和9号探测器。

我国在年4月24日中国航天日正式对外公布了行星际探测计划“天问”,也会使用这种风格。“天问”这一名字来自两千年前屈原的长诗《天问》,他在诗中发出了“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和“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旷世之问。两千年多后,中国航天人要用天问系列来回答屈原的“天问”,而执行首次任务的就是去往火星的“天问一号”。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更多天问系列探测器还会前往太阳系内更多的地方,带着中国人的梦想飞遍寰宇。

风格三

功能属性直接命名

“功能属性直接命名”:这种命名风格也非常直接——通过名字即可看出探测任务的具体作用。例如,火星观察者轨道器,火星全球勘探者轨道器,火星探路者着陆器,火星气候勘探者轨道器,火星极地着陆器,火星侦察轨道器,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轨道器,火星地震、测地与热传导着陆器,火星微量气体跟踪轨道器等。它们大多为独立任务,拥有特定的研究功能,彼此之间的功能基本不会重复。

火星地震、测地与热传导着陆器

又叫“洞察号”NASA

插播一则广告中国空间站全图桌垫

NEWARRIVAL

新品推荐

中国空间站桌垫

尺寸左中括号40*80CM左中括号空间站高清大图+防滑麂皮衬底+创意十足包装

风格四

寓意为主命名

“寓意为主命名”这种风格有一大缺点,即不适合大众传播。因而,尽管一些任务有科学名称,但更流行的则是其衍生而来的带有寓意的名称。例如,前文提到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轨道器可缩写为MAVEN,是古代犹太人用来表示“专家”的词汇,因而冗长的名字还被叫做“大气专家”。同理,火星地震、测地与热传导着陆器的缩写为Insight,即为“洞察号”。

两个“维京”都是着陆器和环绕器结合体

名字来自北欧文化中的“维京/海盗”NASA

此外,还有一些任务直接放弃了长名称,从宣传时就直接使用寓意名称,引经据典。这种名称常常选自其他语言和文化,或致敬名人。例如“奥德赛号”来自希腊神话人物;“维京/海盗”来自北欧文化;“小猎犬二号”来自达尔文环球之旅所乘船只;“凤凰号”来自不死鸟的寓意;“斯基亚帕雷利”致敬第一个画出火星地图的意大利天文学家;“曼加里安”来自印度梵语;两个“希望号”,分别为日本上世纪末和阿联酋年的任务,则为各自语言中表示希望的词汇。

风格五

征名活动

人类首辆火星车“旅居者号”踏上火星前,美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命名主要采用了针对火星巡视器/火星车的命名活动的方式。征名通过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征文大赛,结合专家遴选和公众投票,最终往往由一名学生获得命名整个任务的权利。例如,近些年耳熟能详的“旅居者号”“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毅力号”和“机智号”等,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名幸运的学生。其中,9岁小学生索菲·克莉斯更是一人命名了“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个互为备份的双胞胎火星探测任务。这种方式对于扩散火星探测任务影响力有着巨大好处,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公众融入和参与。

勇气号和机遇号是一对双胞胎火星车

在同一次征文大赛中被命名NASA

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已完成“绕”“着”“巡”三大任务目标

为了应对火星冬季沙尘天气

祝融号火星车已于年5月18日休眠

预计今年12月前后恢复正常工作

截至年5月15日,天问一号已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一周年,在火星表面工作个火星日,祝融号火星车行驶总里程达米,环绕器持续开展遥感探测。两器状态良好,累计获取并传回原始科学数据约GB。

祝愿天问一号顺利度过火星严冬

期待火星春暖花开之时

能够再续探测之旅

为我们揭示更多的火星奥秘

本文转载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