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会场建在月球表面,这场关于科幻教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能医治吗 https://m.39.net/baidianfeng/qzzt/bdfnzhm/

会场“建”在元宇宙空间的月球表面!7月24日,“科幻教育漫谈——科普场馆的使命和作为”主题沙龙在“元宇宙”空间里拉开帷幕,别开生面的场景烘托了嘉宾对话的现场氛围。

本场主题沙龙由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上海科技馆、上海新闻广播科学家族工作室承办,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协办。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苏青、北京科学中心主任何素兴、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吴冠军、导演张笑帆、少儿科幻文学代表作家马传思等科普界、教育界、科幻文学界和电影界的知名专家,围绕科幻教育和科普场馆进行充分交流和分享。

此次沙龙首次尝试将元宇宙虚拟空间和视频会议实时画面相结合,实现了虚实联动。沙龙以上海科技馆原创4D科幻电影《荧火》的精彩画面拉开序幕。该片主要讲述了两名中国宇航员历经艰险、互相扶持,寻找火星生命的故事。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奇幻的落日、坑坑洼洼的地貌……写实风格的画面仿佛将嘉宾和观众带入遥远神秘的火星。该影片预计年内公映。

在主题报告环节,王小明以报告《场馆:守护好奇心的阵地》直奔主题,解析了科幻与科学教育的异同,二者都具有以科学为基础激发好奇心、创造力的特性。科幻教育能促进想象力的激发,而场馆科学教育可以打破时空、模块的限制,启迪青少年好奇心,启发公众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他还阐述了上海科技馆分别与现代技术、艺术、文化、科学家精神四方面结合,激发和保持好奇心的举措,强调要以展馆的内容创意为纽带,突出场馆教育的综合性优势。

何素兴以北京科学中心打造的“青少年科幻教育空间系列活动”实例畅谈《科技馆开展科幻教育活动的实践和思考》,她提出:场馆的科幻教育应当具备“科幻教育+场馆活动”的特点,要聚焦于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注重营造科幻场景;同时,要挖掘展馆的资源基础,利用好场馆资源,策划具有针对性的面向青少年群体的科幻教育活动。

吴冠军认为科幻是借用科学方式,在引入一个根本性变更后提出的开放性思考,与奇幻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以《从“爱智”到“烧脑”:科幻的哲学向度》为题,将沙龙引向深入。他用“流浪地球”“盗梦空间”与“三体”等大量作品为例子指出,好的科幻作品一定有好的哲学向度。

张笑帆通过移动的卡车舞台剧“十万个为什么”、集装箱内打造的“机舱剧场”等个人创作,阐述了《微调空间与颠覆体验——科普场馆里的无限可能》。他认为,探索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而幻想恰恰是探索科学的迷人方式,不同的空间带来触摸幻想的无数种可能性,作为一线的演出和创作者,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