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饭过后出门散步,看到几位宝妈聚在一起讨论宝宝教育的问题,一群人各抒己见,讨论的热火朝天。
一位抱着婴儿的宝妈说:“昨天去听了早教机构的宣传,打算送孩子去早教班学习知识。”
另一位很惊讶:“你家宝贝才三个月,送早教班只会哭,什么都听不懂呀。”
好几位妈妈附和着说:“孩子还小,不用进行什么早教,顺其自然就行了。”
那位妈妈说:“就是因为孩子小,所以才要抓住这个机会。学学英语、心算,说不定我家孩子能成神童呢?”
有几位还是反对,认为没必要。剩下几位点点头,觉得这是个培养神童的好机会。
听了几位宝妈的讨论,发现她们对早教的理解有误
一大错误是不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1、不懂得主动教育孩子,一切顺其自然。
就像有位妈妈说的,给孩子投资是浪费钱和精力,所以不用教育。这其实是一种陈旧的思想理念,这样的父母在培养孩子时遇到困难通常不会主动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式,也不愿意向别人请教,认为这些困难都是正常的。导致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2、三岁以下的孩子,不需要教育。
很多家长都认为反正孩子还小,一切早教都是幌子,其实是没用的。大一点再开始学习。觉得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必要教育,或是心里没有合理的教育计划。但是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婴儿降生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科学研究表明,三岁以下的孩子大脑发育已经接近完善,恰恰错过了黄金的教育时机,等真正意识到,怕是“花都谢了”。
以上两种均是对早期教育认知的薄弱表现,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之后,却又出现了早教误区,早教的意义和做法出现偏差,导致超前教育的出现。
这就是第二大错误,把超前教育看做早期教育。1、盲目给孩子灌输不合理的知识,企图培养神童
既然是早教,就得让孩子学点东西,所以就有了让孩子学习心算、英语、公式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操作。早教固然是重要的,但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出来的技能。早教是让孩子培养出思考动手等思维能力,是遵循孩子正常成长规律的,而不是揠苗助长,长出来个天才。一味的让孩子死记硬背,殊不知在孩子眼里和咿咿呀呀没有区别。
2、只有早教班才会早教
早期教育看起来好难,只有早教机构才能教好孩子,不花钱没用。但是早教机构是盈利性的组织,一直以来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很多机构抓住父母想培养神童的心理大肆宣传。遇上一些父母认为一切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这种家长不好好钻研如何教育孩子,对孩子长大后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有害。
孩子长期在这样错误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不只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还会因为从小没有灌输正确的理念,而且思维能力没有打好基础,最开始就落在了起跑线上。违背了正常的身心发展规律,该学的没学会,不该学会的,提前学会。孩子正常的发展规律早早就被偏离,很难带回正道。
而且这种误区还会扼杀孩子的天性,轻者失去对事物的兴趣,严重者失去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大概很多家长会认为这样说的太严重了,有些小题大做,那说明你还没有意识到错误教育的危害,没有认识到孩子的认知已经受到局限,思维接近冷冻模式。
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上文中也已经提到了,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0到3岁,不只是身体上的发育,还是心理、性格、行为方式发育的黄金时期。
玛利亚蒙特梭利表明:“儿童有一种天生的能量,促使它通过吸收性心智适应当下的时代与文化。”儿童创造出了他自己的“心理肌肉”,用来吸纳所有他从周围环境吸收进来的信息。这种心理类型称作“有吸收力的心灵”。也就是说,孩子本身就有一种自我学习的天赋,会无意识的学习新知识,典型的例子就是语言学习,成年人想要学好一门新语言,需要下很大功夫,而儿童无意识就可以掌握的炉火纯青。
抓住这个“黄金期”,早教才有意义。
所以说其实早期教育并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儿童本身就有自我吸收,自我学习的能力,家长们在抓住0到3岁的黄金学习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合理的早教,可以高效的促进孩子的身心发育。
家长应该注重两方面的早教培养
首先,家长们要管理好自身情绪的疲惫与焦虑,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小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像握在手里的沙,稍有不慎或握得太紧,就会从手中被风吹走。因为孩子感觉到了父母情绪的不稳定,内心也会变得焦躁不安。所以家长们遇事要先冷静下来,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把注意力转移到家庭上,平等对待孩子,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也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其次要注重宝贝的营养和身体锻炼。早期教育培养优良的性格是必要的,养成强健的身体更重要。婴幼儿要营养均衡不能想给孩子吃什么就吃什么,避免养成挑食的坏习惯。而且要经常带宝宝晒太阳,吸收阳光对身体发育很有好处。
最后是要注重早教的语言和知识方面的培养。
语言培养:婴幼儿自我学习的能力强,打一出生,宝宝们最需要的就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是无穷的,学会越早越好。而且可以另外培养孩子说英语的能力,不仅可以锻炼思维,还可以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知识培养:简单来说就是多看绘本,教会孩子认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海里的生物,森林里的植物。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可以明白环境的存在并学会科学的利用。《科学教育法》中说:“有益的环境也有益于开展教育。”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越清晰,思维发展越快,越有计划性,也能够更加自信地融入陌生环境。
结语:
著名育儿专家兰海说:“科学的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并把其融入孩子的成长中,需要父母自己拓宽才有可能让孩子脱离被窄化的成长”。所以说孩子合理的早教是很有必要的,父母也需要拿出耐心和精力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不落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