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是班级活动的重要方式,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也是中小学实施“大思政”的主阵地。它在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班级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在学校的实际工作中,不少老师时常感到困惑,班会、主题班会、团(队)会、其它德育课程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他们在设计与实施中有何异同?班会的实施主体到底应该是谁?怎样的班会才称得上是一堂好的班会?新时代班会如何创新,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此,我们拟推出“中小学班会的功能与价值”专题,尝试从多视角来回答大家的困惑,也欢迎大家踊跃赐稿,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参考选题
1.班会的概念解读及其价值分析;
2.中小学班会的理论创新与功能重构;
3.中小学班会在学校大思政课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4.中小学班会的基本形式及其实施策略;
5.中小学班会与团(队)会、学校其他德育课程的关系;
6.一堂好班会的评价标准;
7.中小学主题班会的校本化、班本化实施;
8.中小学班会的中西方比较研究。
二、稿件要求
1.立足班会现实困惑,聚焦问题解决,体现中小学班会研究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针对性;
2.文章既可以是对中小学班会的理性思考,也可以是中小学班会实施的实践探索,但不接受班会设计类文章。
3.文字风格易为一线教师接受,字数在—之间为宜。
4.请注重行文规范,文章应包含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教育叙事类文章除外)。参考文献请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提供。如为课题成果,请在首页页脚注明。
5.请勿一稿多投!作者需自行到中国知网查重并将查重报告与稿件一并发到投稿邮箱,我刊要求引用后重复率不超过10%。
三、投稿邮箱
由于平台规则限制,不允许含有联系方式,请想要投稿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