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的浙江中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里,你可以登上最古老的岩石去饱览华东中部最美的绿野之州。罕见的野生动物栖息在隐秘的幽谷之中,山林间如天花散女般散落着各种珍贵的野生药材。长期蕴积而成的中药材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发扬传承。走近她,便走进了一个神奇的养生王国——磐安。
磐安县地处浙中,隶属于*大仙的故居—浙江省金华市,是天台山、括苍山、四明山、仙霞岭等山脉的发脉处,有着“万山之国”的美誉。而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也从这里发源,因此又被称作“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灵动的山水赋予磐安优美的生态环境,这里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县”,并荣获“中国药材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生态龙井茶之乡”、“中国香榧之乡”等称号。作为“中国药材之乡”,磐安的中药材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享誉全球的“浙八味”中的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白芍五味道地药材就盛产于此(俗称“磐五味”)。据史料记载,“浙八味”已有一千多的种植历史,早在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58处运用“浙八味”。同时玉山古茶场的清代“奉諭禁白術洋價稱頭碑”为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关于规范中药材市场交易的实物史料。久负盛名的磐安中药材由于其质量好、应用范围广及疗效佳而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如今,北京的同仁堂(17.12,-0.01,-0.06%)、上海的雷允上、杭州的胡庆余堂等这些名老药店仍在选购“浙八味”作为配方药。
据专家考证,磐安良好的土壤条件,加上复杂多样的小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药材的生长。全县境内有药用植物种,占浙江省的68%。蕴藏量极为丰富的野生药材有前胡、山楂、覆盆子、金银花、野菊花、金樱子等40多种,珍稀名贵药用植物近百种。大盘山因有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而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道地中药材种植资源,如南七叶一枝花、细茎石斛、三叶青、斑叶兰等名贵珍稀药材,堪称国内独一无二的野生药材“基因宝库”,同时为当地的中药材生产和产品开发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
岁月悠悠,磐安药农种药的传统世代相袭。他们种植药材已有千年,影响深远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农耕物。如今磐安的中药材生产遍布全县所有乡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中药材生产。全县中药材生产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总产量达1万余吨,产值达3.5亿元以上,是浙江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磐安县立足生态环境优势和药材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示范基地:无公害白术、元胡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玄参、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1.5万亩,其中浙贝母标准化示范基地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二类项目。中药材良种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来,建立了浙贝1号、浙胡1号、浙芍1号种苗基地多亩,浙贝母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亩,提高了中药材良种覆盖率。玄参GAP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亩,无公害白术出口示范基地亩等等。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已卓有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全县中药材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随着中药材GAP的实施,磐安洁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道地药材引起许多企业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