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副武装的ldquo刺rdquo [复制链接]

1#

本文摘自《科学大众》年第6期

文/犬君拌汪酱

供图/视觉中国

全副武装的“刺”树莓

有一种植物,同学们看到它或许叫不上名字,不过它还是很常见的。它的身上长满了刺,而且所到之处,其他的植物都没有了立足之地。它有个怪拗口的名字:多腺悬钩子。不过,它是不是一无是处呢?我们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令人头疼的“入侵者”

多腺悬钩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多年生灌木,在林下、路边及树林边缘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原产于亚洲,后来被引入欧美,逸生后成为令人头疼的入侵物种。

为什么说它让人头疼呢?因为它与同属蔷薇科的玫瑰、蔷薇、月季一样,浑身是刺。

而且比起这三位亲戚,多腺悬钩子“更胜一筹”。它全身上下长着密密麻麻的红褐色的刺毛、腺毛和皮刺,无论是叶背的叶脉、蔓延的枝条,还是一簇簇的花序,全部生着或粗或细的尖刺。

多腺悬钩子浑身是刺

更要命的是,多腺悬钩子生长迅速,生命力旺盛,时常在林下形成大片致密的灌木丛。它蔓生的枝条柔软弯曲,彼此牵连,形成一个又一个带着钩子的“绊马索”,让人在其间寸步难行。

与此同时,在北美,由于白尾鹿过度增长,其数量一直是个难题。

白尾鹿会取食各种原生植物,而由于多腺悬钩子的刺实在太多了,就连贪吃的白尾鹿都无从下口,只能视而不见。

于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原生植物越来越少,而多腺悬钩子却越来越多,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便出现了“降级”。

“入侵者”的双面“人生”

多腺悬钩子的叶子长得很普通,通常是由3片小叶组成的,顶生的小叶大,两侧的小叶小。叶片是绿色的,还有些柔毛和灰白色的厚茸毛,像毛毯一般。整片叶子摸起来毛茸茸的,很好玩。虽然和蔷薇、月季等是“亲戚”,但多腺悬钩子的花一点也不艳丽。它的花很小,数量也不多,而且花梗、花萼等都密密麻麻地长满了刺。在没开花之前,看起来就像是一团团让人莫名其妙的小刺球。

多腺悬钩子青翠的叶子

5—6月,是多腺悬钩子的开花时节。不过,它的花也并不诱人。它的花很小,5枚淡紫红色的花瓣直立着,将大量雄蕊、雌蕊簇拥在花心,看起来实在是颇为平凡。相较之下,甚至那些五角星状、满是腺毛的花萼,都更为引人注意。

不过,再过两个月,等到果期后,一切便都不一样了。

多腺悬钩子与覆盆子一样,都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俗称“树莓”,果实大多多汁,酸甜可食。

多腺悬钩子同样毫不逊色,它会长出一簇簇橙色、红色或是酒红色的饱满多汁的“浆果”,看起来极为诱人。

看到这些诱人的红果果了吗?

这些果实酸中带甜,甜中带酸,并有着悬钩子属植物特有的风味,虽然比不上人工栽培的葡萄、草莓等,但在能够采集到的野果中,可以算是比较好吃的了。

在美国,同属悬钩子属的覆盆子被广为栽培,并成为一种常见的水果。只可惜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多汁而柔软,不易保存,买回来需要尽快吃掉,不然很快会坏。

有意思的是,虽然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被称为“浆果”,但它们并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真正的浆果。

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实,是经典的“聚合果”,每一个半圆球般的“浆果”,都是由许许多多个单独的小果子组成的。上面的每一个圆圆的“小珊瑚珠”,都是一个完整的果实—如果你放在嘴里细细品味,就会发现,每一个“小珊瑚珠”中心,都有一粒小小的种子。

温馨提醒

野果虽然美味,但在野外看到美丽的小果子时,可别随便吃,需要多加小心哦!

往期回顾

微笑精灵——长江江豚

STEAM科学实验室

冒泡的“熔岩灯”

干旱,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的表亲——红毛猩猩

硬核战“疫”中的特殊战士——人工智能

火星,我们来了

南京大学、哈佛大学联手绘制!迄今最精确的银河系结构图诞生

防疫的隐形工具——神奇的数学模型

古老故宫尽显“科技色彩”

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