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鲜记 [复制链接]

1#

远眺祗园寺

??几场春雨过后,山里的荠菜、春笋都露了头,而去采摘这些山鲜,便成了九华山居民们闲暇时最大的乐趣。

???就好似天性使然,山上的孩子从小对这些萌发在田野山头间的新绿就如数家珍,苦苣、雷笋、蕨菜、马兰头、地心菜、野蒜子……而那些忙于灶头的主妇们则把这些鲜美的食材当作季节的馈赠,一到周末,就约上三五好友,带上孩子,提着竹篮,在山岭间,溪流旁,用剪刀,用铲子,或者直接用手掐断,把它们带回家。

???那会九华山小学仍建在山上,学校里有座土坡,一到清明前后,那坡上的春笋就破土而出,今天冒两头,明天发三支,我们放学后就去那找笋子,一个个小小的人儿,就弓着腰,低着头仔细地在杂草间巡睃,采够一把便带回去,也可算上一道佳肴。然而,大多数时候我的“劳作“并没有换来这份美味,年幼的我并不清楚,春笋也分好多种,就拿九华山来说,主要有雷笋、水笋和苦笋,雷笋、水笋味甘鲜脆,苦笋味涩干柴,因我常常将苦笋误采回家,无法食用,母亲只能丢弃。

???笋子的做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是切成丁,同去岁腌制的雪里蕻一起翻炒,三两分钟便可出锅。有不嫌麻烦的,比如我的外婆,会把笋子同豆干、猪脚一起与八角、桂皮、香叶、干辣椒等香料放在吊锅中焖煮几个小时,一开锅,那香味,啧——别提多诱人,吃不完的卤笋还可以晒干,早晨喝茶摆上一小碟,并一碟卤豆子,很是惬意。

???除了春笋,学校后山的灌木丛中,还长了许多蔷薇类的植物,我们管它叫做“刺苔”,吃的时候拔掉尖刺,剥去外皮,里面翠绿的茎杆就露了出来,咬上一口,甜中带酸,十分鲜嫩。但是,美味的攫取通常不是那么容易,纵然我们十分小心,那杆子上的刺也三不五时地在胳膊上留下几道血痕。

???幼时顽皮,家中虽不缺肉菜蛋奶,我却时常偷偷跑去院子外,拔下几片野菠菜,用袖子擦一擦,就着米饭下了肚,这菜味酸涩嘴,而我却乐此不彼,小伙伴们见着也有样学样,直到不久后,被大人们发现,训斥一顿这才作罢。

化城寺放生池

??化城寺的广场上还长了很多奶浆草,把杆子轻轻折断,一股状似牛奶的液体就涌了出来,尝上一口,没有味道,这让当时我们几个孩子很是失望,仿佛受骗上当一般。

蕨菜

??五月末,蕨菜开始抽出嫩芽,长长的茎杆,上面是蜷缩的新叶,像极了一位烫着头的时髦少女,新长出来的蕨菜是翡翠绿,这时采回家用冷水浸泡一下,再加姜、蒜、辣椒爆炒,最为鲜辣可口。等大一点,蕨菜就变成了深蓝色,叶子仍团在一起,上面长了些白毛,吃起来口味不佳,再过上几天,那叶子就全然打开,已经不能再吃了。

覆盆子(牛奶梦梦子)

??夏初的野草莓是孩子们的最爱,野草莓学名覆盆子,我们亲切地管它叫作“”梦梦子“,分好几种,有牛奶梦梦子、鹰梦梦子、蛇梦梦子。牛奶梦梦子长在山脚下,水沟边,个大味甜,最得喜爱,鹰梦梦子长在岩壁上,垂下长长的枝条,个小微酸,而蛇梦梦子贴着地皮长着,个头不大,颜色红艳,据说有*,是蛇类的食物,味道怎样也就不得而知了。童年时,我经常和同学们课后结伴去山里摘梦梦子,摘之前必定要在拇指和食指上哈一口气,这样采摘下来的果实就能保证没有被蛇的口水沾过,现在想来很是好笑,但当时的我们却把它当作一项神圣的仪式,笃定地执行着。

地地菇

??如果遇上雷雨天,那又多了一种味觉体验,每当打雷下雨,第二天放晴后,你再去田野里瞧一瞧,就会发现青苔上,岩石上长了很多状似木耳的东西,我们叫它地地菇,捡拾即可,上面多有泥沙,回来要清洗干净,用青辣椒和小葱切碎作辅料,翻炒几下就可食用,口感上佳。

??秋季来临,山中的野果子也都熟了,从9月到11月,猕猴桃、八月炸、拐枣(山上人称“鸡爪子”)、海棠果、板栗陆续成熟,这些野生果实比市场上买来的水果要小得多,但吃起来却很是清甜,口感丰富,更甚前者。但是因为树木高大,我们爬不上去,只能央求父母从小贩那里买些回来吃,自然也少了不少乐趣。

???冬天白雪皑皑,是山中食物最为匮乏的季节,冬笋便成了餐桌上的主角,清炒冬笋、冬笋烧肉、腌菜炖冬笋、冬笋肉片汤,各式做法,不一而足,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甜嫩嫩,是山野竹林的味道,冬笋又易于保存,放在家中阴凉处,可以吃到来年开春。

???最是一年春好处,出门采摘山鲜的日子又到了,我必得回家一趟,再尝尝这些美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