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教育,只是人生成长的助推剂二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先说说一个惨剧人寰的故事--不适者请选择下翻。

时间:二十年前一个夏天的下午。

地点:本地煤矿和乡镇结合部的一所小学。

起因:下午放学,就读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小女孩找到老师,说她听到她爹妈昨晚商量了要害死她,以便再生一个小男孩。

教育,通向光明

任谁听了,都会觉得这孩子太荒唐。虎*不食儿,天底下就没有这样的父母。老师和任何一个人的想法都一样,认为小女孩胆子太小了,并且完全不该误解生身父母。是啊,偷偷超生,养个不上户口的“黑人”,保住公职,同时也可以省去一笔社会抚养费。只要小心点,就可以完美避开*策的制裁,谁会以身试法?一番半嗔半怒的劝慰之后,小女孩回家了。

第二天:

上午,小女孩没来。

下午,小女孩还是没来。

一丝丝不祥之兆涌上了老师心头:难道孩子真遇到了什么事?放学后,老师匆匆赶往小女孩的家。家里一如既往的平静,没有丝毫异常。老师悬着的心才放了下去。和家长见了面,寒暄几句之后,问起小女孩的行踪,家长也才表示了着急,说她早上去学校以后就没有回来。接下来,自然是大家寻找:发动全村的人寻找,发动煤矿上的工人寻找。天大黑了,孩子还是踪影不见。想起孩子昨天诡异的话,老师悄悄向派出所报了案。

那年月,一些地方的基层民警仍然可以海阔天空地想象,可以生杀予夺地推理。没用什么大刑,孩子的父母一五一十全招了。在家长的带领下,民警在一口废弃的矿井里找到了早就没了生命迹象的孩子。把孩子的尸身搬回家里后,大家一看,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孩子的嘴巴、下巴和胸口有明显烫伤,并且嘴唇整个没有了。民警用一根筷子轻轻触碰了一下孩子的下巴,孩子的牙齿全部散落一地。民警一回头,孩子的母亲一下子晕了过去。孩子的父亲瘫倒在地上,然后断断续续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正如孩子所说,*迷心窍的夫妻俩真是为了要一个男孩“传香火”,生生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他们采用的不是闷杀、*杀、溺杀的方式。

禽兽不如的这对夫妻,采取的是黑心烂肝的烫杀的方式:母亲抱住孩子的头,父亲把一壶开水倒进孩子的口腔。气管、食道肿大的孩子窒息而亡,牙床烫坏以后,牙齿后来也一枚枚脱落了。

在这出人间惨剧中,教育缺位了,教育也无从插手。

禽兽不如的父母,烫杀稚气未脱的亲生女儿。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不可能以这种类型的惨剧,去宣讲对生命的尊重。当然,法律的威严也没有震慑住这对猪油蒙心的夫妻。

这时候,苛责教育,就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教育,也需要一个出路

再看看同事讲述的一件事情。

十多年前一个冬日周末的下午,学生照例放了假。所有学生都离开校园以后,担任初二班主任的同事想起了班上一个男孩的一些异常举动。有学生反映,该男生本周多次悄悄爬到教学楼和宿舍楼的顶楼,总是独自耽误很久以后才下来。有学生反映他偷偷哭过,也有学生反映他好几次在半夜里偷偷从宿舍溜出去。经过调查,老师明白了他行踪诡异的原因,那就是他失恋了。细心的同事觉得情况不对,马上和另外一个同事步行五六公里到了这个学生的家。学生还没到家,同事先和家长说明了来意,家长一迭声保证自己会注意,保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会那样傻。说着说着,学生也到家了。没发现异常的同事觉得自己想多了,对自己打扰学生家长的举动反复致歉后就离开了。那时节,通讯和交通的不方便,让同事三四天以后才知道,自己辛辛苦苦跑的那一趟,还是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就在他们和家长交谈时,发现了老师的学生没有跟老师和家长打招呼,而是径直进了里屋,喝下了半瓶百草枯。

还是和学校有关,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不同的是,尝试避免悲剧的老师,终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没有最惨,只有更惨。天底下的悲剧,总不会只有一两件。

四五年前冬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年轻的母亲给一个不足一岁的孩子洗澡。担心气温太低的母亲把孩子的金属澡盆放在了火炉上,这时候,手机铃声响了。年轻的母亲边接电话,边去卫生间方便方便。电话是一个闺蜜打来的:麻将三缺一。挂了电话的母亲很是兴奋,急匆匆地冲出卫生间之后,拿上小包,兴冲冲地出门了。几个小时之后,手气爆棚的母亲,想起了还在澡盆里的孩子。

生活不会随便施虐,但也不会随便施恩。该来的,自然会来,一丝不爽。推开门,年轻的母亲瞬间石化了:火炉上,澡盆里的孩子,已经快煮熟了。

没等其他家人回家,这位年轻的母亲自缢身亡。死者已矣,留下活着的人,去承担悲剧的后果。

悔不当初的,除了这位年轻的母亲,还有谁呢?

教育,又该怎么演绎自己的角色呢?

还是多年前,临近周末。一个调皮的男生用数学老师的塑料三角尺玩耍,不小心弄坏了。班主任罚他赔偿五元钱。周日收假,这个男生没有回学校。通讯不便的时代,家校联系照例困难。一个月之后,家长接到昆明一家电子厂捎来的消息:孩子触电身亡。

教育不发达,学生没教育好,一般来说,首选的第一责任人是老师,第一机构是学校。于是,一个快活的段子应运而生:

凌晨六点半,明显在麻将桌上熬得双眼通红的老师走进教室,望着正墙说:“白板怎么没人碰?”学生友好地纠正了他:“老师,那是电子白板!”半晌无语的老师定定神,开始讲课:“今天,我们学习《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嘛,需要小鸟抱柱,也就是有一对一条做将,才能和牌……”

有人的地方,总避免不了有事。只是有的是好事,有的是坏事。一所有上千学生的学校,一个几万人的乡镇,未成年人的大大小小的悲剧总是难以避免。有些和教育相关,有些和教育无关。时间长了,换谁都会总结:难免的。

有时候,情感的,道理的,道德的,法律的,种种评判很难统一出一个结果。硬要找个背锅侠,那么,教育往往成了首选,因为大家都接受过教育,大家对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何况,教育本来就是众人眼中的无限责任公司。

时间久了,当人们习惯性地有事无事都盯着教育找茬的时候,也许,很多人会忘记自己的职责。

责任的追究,永远只是事发之后的马后炮。追责,只是对受到伤害的人给予一些迟到的,微不足道的补偿。追责,对悲剧的产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要再往大里说,那就是没有。再说再说,那就是甩锅。

说穿了,教育仅仅是“上层建筑”中最基础的一环,很多时候,教育拒绝背锅,也背不了锅。

有担当的人多了,教育才会更发达,社会也才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