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深深地印刻在无数中国家长的头脑中,所以,现在中国的早教市场异常火热,其实,我们也许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早教不仅仅依赖于专门的早教机构,更取决于生活中的日常。父母对于幼小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第一步。宝宝的早教非常关键,在早教过程中,有些习惯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性格养成或人生观价值观,父母的以下这几种早期教育方式应及时改正!
1、害怕孩子之间争抢
小华和小明两家住的很近,从怀孕开始,小华和小明的妈妈就经常一起行动,去超市,去吃饭,去产检,知道孩子出生。两个小宝宝也变成了最要好的好朋友。小华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抢小明的玩具,为这,小明哭过多少次了。小华妈妈每次都会痛斥甚至打小华,教育他不能去抢别人的东西。其实,小华妈妈把争抢这件小事看的太过严重了,孩子之间有争抢,表示孩子正在培养独立的意识,在争抢中他们可以通过思考和交流,以孩子自己的方式解决“矛盾”,家长大可不必横插一刀妄加阻拦。
2、对孩子的行为过分担心
小米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格外的淘气,在家的日子没有一刻安生,出门也总是东看看西瞧瞧,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好奇。每当小米玩的开心的时候,小米妈妈可就没这么轻松了,她总是担心小米会受伤,双手总是不自觉的扶在小米身上,害怕孩子有任何的闪失。可是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接触有助于孩子各项感官的发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家长过多的干预,会影响到孩子的好奇心,影响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当然,必要的安全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3、过分强调“赢”的想法
小强是妈妈的骄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上幼儿园开始,小强就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第一名”的奖状也拿了好多个呢:第一名起床,第一名来园,第一名…妈妈每次也会用永争第一来鼓励孩子。慢慢的,只要不是第一名,小强就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看过心理医生后医生说:过早的给孩子灌输输赢,第一第二的思想会让孩子好胜心太强,覆盖了孩子的天真,传递给孩子很多无谓的压力。过早的承受压力和过强的得失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做家务给报酬
小花是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每次去打酱油去买小东西的任务,妈妈都可以放心的交给她,当然一同交给她的还有跑腿费,做家务也明码标价,比如擦桌子一元,刷完一元,扫地一元诸如此类,今天妈妈没有零钱了,扫完地后,妈妈没有给小花“劳务费”,这不,小花正为了这件事情生气呢。做家务是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做家务给报酬,会让孩子把家务和金钱划等号,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康性格和价值观的养成。
在早期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不要讲大人的意识强加给孩子。二是注重金钱观,价值观的培养,因为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将使孩子受益终生。三是对孩子的行为要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