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1#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发展思路摘要

孔子学院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规模初见成效,现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规模趋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信任、结构、管理、质量等方面的挑战与困境,办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国际中文教育转型的新形势,孔子学院应实现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从附属状态向融入外方事业主体的转变,从体验式文化语言教育向专业学科化教育发展的转变,以解决办学思路、办学地位、办学内容等问题;同时,孔子学院办学要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发展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结合,中方师资合理派出与外方师资本土培养结合,从而为中外文化交流及友好往来搭建起更好的平台。

[关键词]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汉学热;国际文化交流

引言

随着全球化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的地位和价值空前提高和显现。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正处于内涵发展、深度融合、品牌提升的关键时期,其对推动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日益增强。孔子学院在助推中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同时,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持续性的问题还未能有效解决。孔子学院要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必须找准问题,聚焦关键矛盾,才能思考发展策略,明确发展定位,完善合作机制,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合理投入资源,循序渐进实现发展目标[1]。孔子学院如何应对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的发展与变革?如何创新办学模式与管理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学界同仁共同探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对我国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和潜在价值。作为深化学术交流的国际平台、传播中国文化和推介当代中国的海外阵地,孔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应当是高校提升国际化程度的依托和契机。我们应该充分正视孔子学院发展的现有问题,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共谋国际化发展的大格局。

一、孔子学院发展当下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一)孔子学院的发展历程

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孔子学院。截至目前,全球已有国家(地区)设立了所孔子学院和个孔子课堂[2]。

孔子学院建设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转型期(-如今)。初创期通过广泛建立孔子学院,以汉语教学、文化推广为中心,旨在推动中文走向世界,树立中国国家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孔子学院建设的发展期初步实现了全球布局,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运营机制日益成熟,办学规模持续增长。在基本完成前期规模化建设的基础上,孔子学院建设迎来了转型期,由重视数量增长转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