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719/4658933.html国家为什么要叫停校外教育机构?
教育机构并不能培养优质的教育人才,最简单暴力的办法就是从公立学校挖杰出的老师。
这直接导致了教育行业快速恶化,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多少有用的知识,想跟上学习进度,就必须花钱参加培训班,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
放任教育行业让资本市场化,教育资源会越来越贵,让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最后形成教育资源只为富人服务。
现如今的名校毕业生,有多少出自农村山村?
寒门出贵子,成了最大的笑话。
寒门再难出贵子?
先搞清楚什么是寒门吧。
古代世家族思想严重,寒门是势力较弱的庶族,比较富有的地主也算在其中。
寒门再寒,也远比普通的贫民高很多。
现在的寒门,对应的是中产阶级。
现在的教育环境让中产阶级都感觉到极大的压力和疲惫,更不用说比较贫穷的家庭了。
有些国家已有前车之鉴,再这样放任下去,教育将再无任何公平可言。
国家这样做,是尽全力保证教育相对公平,亡羊补牢为期不晚。
这样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自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解决。
这次谈的主要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学习方面,而是孩子身心成长方面。
上一代对孩子的教育,真的是一言难尽。
把孩子教育成只会学习的机器,剩下的什么也不会,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
对孩子心理的教育,更是一塌糊涂。
这要展开篇幅的话,需要说得太多了。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些和教育有关的文章和视频,里面的评论区有真实写照。
比如类似这样一句话:就算是你的父母,也一样看不起你。
这些针对父母的埋怨话,往往点赞位居首位,几万甚至几十万我都见过。
在中国,孩子无法言父母的过错,有苦也说不出。
他们选择沉默,看到这类文章视频后只有一个点赞来稍稍释放一下心声。
父母给他们施加压力,压力大到他们喘不过去来,他们又成了父母的压力,如此恶性循环,你克我我克你。
长大以后的他们,和父母始终隔着一道心墙,看起来距离很近,其实很远很远。
我用我认识的一个阿姨来举例吧。
我从小就对她印象很深刻,我还以她为主题写过作文,在当地报纸上发表过。
我长大又回来了,时隔多年再次见到了她,她有了一个小女儿。
我的第一印象,阿姨对她管得很严,在写作业时被骂哭应该不少。
当我和她说话时,她眼神中有种怯懦的感觉,你问话她也不理你。
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因为她家开了一个小超市,每天进进出出的人不少。
这种环境中的孩子并不会怯场,即使性格内向也不至于到这种程度,更何况我不觉得她是内向性格。
我路过时,会发现她经常独自一人在门口玩,跳绳、玩小球。
看到别的小朋友三五成群路过,她眼神中流露着渴望羡慕。
几个月后,情况不同了。
她出现在小区院子里比较频繁起来,和她一起玩的小伙伴也渐渐多了起来。
我和阿姨闲聊时,阿姨说她看了一篇和抑郁症有关的文章,自此改变了教育方法。
根据这方面,我和阿姨简单聊了聊,阿姨说我在夸她。
其实我是在说事实,并不是在夸她。
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一直保持着比较轻松的状态。
阿姨能意识到自己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就已经是一种长足的进步,可以说短时间内就超越了很多家长。
一个月前,我发现她小女儿在楼下玩的声音很大,我就下去和她说话。
在此之前她不理会我,这时我问她问题,她会哦和嗯了,虽然声音很小。
我买东西时,告诉阿姨这个情况。
三天前,我在楼下又碰到她小女儿了,她的变化让我极为意外。
我见她在玩滑板,就问她没有摔着吧。
她回答我练得可好了,没有摔倒。
我又问阿姨心情好不好。
她是这样回答的:我妈妈心情很好,还在听歌呢。
她让我在外面多玩一会,等姐姐回来再回去,要不然怕我回家看电视。
让我意外的不止是她回复我不再是轻声的哦和嗯了,而是一长串的回复。
最为关键的是她的声音洪亮,眼神中充满了自信。
阿姨改变了对她的压迫性教育,短短三个月就有如此变化的明显,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
现在的孩子,也就小学时能快乐那么几年,上了初中后压力直线上升,到了毕业找工作更不用说了,现在的社会内卷的确实严重。
一个真相,压力在很多时候并不能转换为动力。
适当减轻孩子的压力,对你和对他都有很大的好处。
作为一个家长,其实并不需要在这方面付出太多,你只需要仔细感受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