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庭教育指导师学习,让爱的陪伴更有力量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

家庭教育涉及心理、道德、知识等诸多方面。为了让不懂教育的家长成为真正的“行家”,家庭教育指导师将在指导层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家庭教育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大有提升之趋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在相互融合中,面对新形势、新发展、新问题,家庭教育指导师将在教育领域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真正激发家庭教育“自觉”,弥补能力短板、缓解社会焦虑,确保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的重要桥梁。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孩子影响不可谓不大。有的孩子分外出彩,而有的孩子却平淡无奇。

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当然想让孩子成为那个出彩的人,那么怎么样的家庭教育才算是正确的呢?一起来看为大家总结!

为什么说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家长既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得具备“老师”的资格。为了教出一个好孩子,必须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学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的技巧,懂得怎样把孩子的特长发挥出来,知道怎样调动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有的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认为教育纯属教育部门的事,自己所要做的,仅是抚养孩子,为孩子提供吃、喝、拉、撒、睡的条件而已。这种想法是与现代家庭教育观念格格不入的。

一位优秀的母亲甚至说:

很多人都认为我很轻松,说你的孩子那么优秀,根本不用管,殊不知,我连晚上睡觉其实都有一个眼睛是睁着的!

好母亲防患于未然,而不合格的母亲是,孩子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甚至老师都已经找孩子谈话了,她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其中的差别其实很明显,都体现在细节处。

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越充分越好。

当你批评、嫌弃孩子时,不妨先审视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

“教育最难完成的事,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自愿并热切追求知识的人。”

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柏成家教网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身上,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或无意培养出来的。

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有道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