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日是好日 [复制链接]

1#

凌晨打开支付宝,猛然看到:亲爱的彭**,生日快乐。

作为APP中少有的没有启动页广告的支付宝,用启动页祝我生日快乐,内心竟然有那么一丝感动,虽然今天并不是我的生日……

每一年都会在2月22日收到比生日当天更多的生日祝福,这主要来自于线上线下商店短信祝福及不太用农历的朋友。我有点烦,为什么身份证上是农历生日?如果朋友们都以为我是阳历的2月22日生日,那么我岂不是每年在部分朋友眼里都莫名提前一个多月进入下一岁?(这种想法在20岁以后愈加明显)我开始害怕年岁渐长。

01

孩提时大人们更多使用农历,对于阳历的印象仅仅停留在家乡的赶场(赶集),因为在我们那儿“场”(集市)是在各乡镇轮流设的,如:每月逢阳历3、6、10“场”设在走马平,3、6、9在瑞塔铺,1、4、7在叶家桥,2、5、8在空壳树。

我喜欢逢3、6、10的周末,因为周一到周五我的零花是每天5毛,周末分文没有,但是有“场”的周末,在街上做炸油粑粑生意的外公外婆会额外的给我们几姊妹一些零花。外公外婆每人守一个摊位,代表我可以要两份零花,有意思的是外婆永远都是给5毛,外公永远是给一块,哈哈,屡试不爽,周末的“场”带来1.5元的零花就是孩提时异于平日3倍的快乐!

除此之外,对阳历无感……

02

到现在,我仍然喜欢看农历时间。

孩提时的春天从正月开始,过了元宵,天气变暖,最先开的是樱桃花,山上的樱桃花一树一树开,有粉色、白色两种,长辈们说千万别吃粉色花结出的樱桃果,会头晕,遗憾的是开两种颜色花的樱桃我都没有吃过,没有人试图在家培育樱桃树,樱桃树又高又大,还长在又陡又遍布荆棘的坡上。再暖和一点,映山红就开了,开映山红的时候最爱跟着表哥表姐们进山,因为山里有蜜蜜儿(小羊奶果)、酸野冒儿(覆盆子)、茶包(茶树嫩叶或嫩果子),没有薯片、酸奶的童年这些就是最好的零食。

初夏,家种果树开始成熟,记不清李子和桃谁先熟,我更喜欢桃,因为家里没有桃树。在夏天果子早已不具备春天时的吸引力,盛夏丰富的雨水灌满河道,这里才是孩子们的游乐场,我们通常吃完早饭后就去河里抓小鱼、泡澡、玩过家家,玩到热的受不了再回家请求外婆买一支冰棍解暑,下午吹着风扇睡上一觉,晚饭后再到山里打些冰泉水来喝,再也不会有比这更惬意的夏日了。

秋天喜忧参半,忧是要开学了,喜是要秋收了,秋收是异常劳累的,可我总认为秋收具有某种仪式感,山地地形的秋收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村子里的劳动力会聚集到一起一户一户的收稻子,稻子从田里割下后,孩子们则穿行田中将稻子递给大人通过打谷机脱粒,再背回家,家里的妇人会为劳动力们准备丰盛的饭菜。稻谷回到家后还要晒干,这才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一个村可能只有一个晒谷场,晒谷可是要争分夺秒,一家晒完下一家接着要晒,通常晚上大人们会宿在晒谷场守粮食,孩子们绝不会错过这么好的“野营”机会,晒谷场的夜晚往往有民间故事、孩子们喜欢悄悄听的家长里短,还有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冬天干点什么好呢?初冬确实是比较无聊的,山里萧条,河水断流,还要迎接期末考试。等到冬月末腊月初,冬天就开始有点意思了,家家户户开始杀年猪,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是提着火篓子烤肉吃,又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我、表哥、表姐从未尝过火篓子烤肉的味道,外公外婆有一条奇怪的家规就是不许开小灶,认为是“叫花子脾气”,我们杀年猪外婆总是炒很多瘦肉弥补我们不能烧着吃的痛苦,因此直到现在我仍然好奇火篓子烤肉的味道,一定特别香!小年前后,大人们一年的农活就结束了,家家户户扫尘迎新,白天下到红薯洞取一筐红薯,夜晚围着火坑烤着吃,再炒上一锅花生,睡前一家人挤在一个盆里洗脚,这大概就是冬天最温暖的样子吧……

大年三十,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在洗澡洗头中度过,因为大人们说不洗干净接下来一年过的是邋遢年;然后早早睡去,并不守岁,因为大年初一必须早起,否则接下来的一年都会落后别人……

03

新的一年,山花绽放,大人们又叮嘱孩子:千万别吃开粉色花樱桃树结出的樱桃,否则会头晕哦……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