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跟党走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报道太行愚公薪火 [复制链接]

1#
白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在他58年的短暂一生中,有35年扎根太行山,他带着群众用科技点亮荒山秃岭,把绿水青山留给未来;他用每年超过天的进山坚守和用剩余时间全力以赴抓教学,让百姓跑赢了贫困;他把大批学生“赶”往田间地头……他就是“人民楷模”、改革先锋、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开创了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新愚公”——李保国。

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了河北农大李保国科技兴农服务队,他们对接了数百个乡村展开帮扶,沿着李保国书写的太行山之路继续前进。

李保国教授在核桃生产基地做现场指导。河北农业大学谷占元/摄

“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老百姓穷”

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的展览馆中,记者一行看到了该校教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保国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和转正申请书。“我是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成就了我,我必须永远服务于人民。”李保国教授正是用自己一生的奋斗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解。

年2月26日,李保国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后并入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年3月6日,他响应学校号召走进太行山。从此,他便致力于山区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立志要让乡亲们脱贫致富,邢台县前南峪村也因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

30多年前,前南峪村亩山上光秃秃,而且水灾、旱灾不断,人均年收入只有几十元。“我是农民的儿子,见不得老百姓穷。”李保国这句话铿锵有力地印在他的心上,且践行在实际行动中。他和课题组用爆破整地的方法聚土截流,一段时间之后,前南峪的山上土更厚了,水更多了,树木栽植成活率从原来的10%一跃成为90%。如今30多年过去了,前南峪已发生沧桑巨变:板栗、核桃、油桃、树莓等50多个树种汇聚成蔚为大观的森林景象,林木覆盖率达到90.7%,成为公认的“太行明珠”“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村民收入也因为“大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保国为荒山披绿、百姓脱贫呕心沥血。

“赚了是你们的,赔了是我的”

前南峪30载的巨变承载着李保国教授无数的心血和付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齐国辉作为李保国课题组的一员见证了李保国“丈量”太行山。齐国辉进入李保国课题组不久,就跟着团队去了内丘县岗底村。

时间是年,那时候这里刚刚遭受了一场暴雨,果园里一片狼藉。当时,这里的百姓背朝黄土面朝天地辛勤劳作,成片苹果树结出的果也卖不了几个钱。在岗底村党支部书记杨双牛的邀请下,李保国和他的爱人郭素萍以及团队住到了岗底村,这一住就是9年。“李教授和我们制定了无公害管理方案,认为想要发展,必须卖高品质苹果,甚至李教授连小包装的方式都会提前设计好。”齐国辉说。

然而,当李保国和团队走到果园里进行修剪,准备疏花、疏果时,当地百姓却有点急了。“这一朵花就能长出个苹果,都剪了不是要减产吗?”当地百姓议论纷纷。李保国和他的团队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给当地百姓解难答疑,并不厌其烦地讲疏花和疏果的道理,然而效果并不明显。李保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也只能继续讲道理,并向百姓保证:“咱们看今年的成果,赚了是你们的,赔了我那工资补给你们。”

到了套袋的时节,李保国教授从自己的腰包中拿出5万元,给当地百姓买了塑料袋。收获时,岗底村卖出了元一个的“天价”苹果,村民人均收入从不足百元达到3万多元。李保国说,“在传授技术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农民死盯、盯死的杠头劲,技术就很难传播。”35年来,李保国在太行山区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许多果农都成了“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土专家”。

李保国教授指导工作。

去世前他仍挂念着红树莓项目

头发稀乱、皮肤黝黑、留着八字胡、非常像农民的李保国就这样奔波在太行山上,他不断地察地势、看土壤、找水源,形成了一整套水土治理、品种选择、果树管理、市场推广的方案,一些乱石堆积、荒草丛生的荒山野岭,也因为种树,变成了绿水青山,成了当地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

齐国辉说,李保国经常叮嘱团队,“生产实践需要什么,科技工作者就应因地制宜地研发什么。”李保国先后推广36项实用技术,让自己的科研论文在太行山落地生根。35年弹指一挥间,李保国始终做着整地和种树两件事。靠着知识和实践,这位“太行山新愚公”,让万亩荒山披绿,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带领10万余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培育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系列优质品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挂念着尚未建设完成的红树莓项目。

说起与红树莓的结缘,还要从李保国的热线电话说起。为了方便果农随时打电话咨询问题,李保国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一个偶然的机会,李保国接到了红树莓企业负责人的求助电话,后来他带领团队去了邯郸现场,又去了栽种红树莓较为成熟的东北。钻研许久后,李保国认为红树莓产业值得做大、做强,然而这件事也成了李保国最后的心愿。“他选择红树莓是看中了红树莓的药用价值,他希望做强红树莓可以让咱们整个民族强壮。”齐国辉说。如今,团队成员沿着李老师的道路不断奋斗,红树莓年产苗量已达到万株。

他走了,科技星火仍在太行山播撒

在李保国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尽管爱人、同事,甚至连医院看看,然而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哪有时间,还有那么多的事情得去做。”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

“保国走了,但是他还有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很多老百姓需要他,我想这也是他生前最大的牵挂。”妻子郭素萍从此接过了李保国教授科技扶贫的大旗,行走在李教授曾经奋斗过的田间地头,遇到农民的电话咨询她又充当了电话这头的技术专员。这些年,她的脚印遍布河北全省30多个县市,为推广果树管理技术,平均每年待在扶贫一线的时间超过天。

同时,在郭素萍的指导下,李保国生前的同事、学生、服务过的农民组成了“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齐国辉也是其中的一员。服务队不仅活跃在李老师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还为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湖北等10余省份多个县义务提供技术服务,受益果农达数万人。齐国辉告诉记者,“每次学校安排课程我都申请个‘小灶’,把排课时间尽可能放在一起,这样每周至少有两三天的时间我可以出差,我们团队也可以源源不断地把更新的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继续续写李保国教授‘太行山论文’新篇章。”

年1月,为继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李保国科技扶贫服务队”更名为“李保国科技兴农服务队”。“我们必须接过李老师科技富民的接力棒,用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贡献力量。”齐国辉说。

太行山新愚公

在李保国58年的短暂一生中,有35年扎根太行山,他带着群众用科技点亮荒山秃岭,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35年弹指一挥间,李保国始终做着整地和种树两件事。靠着知识和实践,这位“太行山新愚公”,让万亩荒山披绿,累计增加农业产值35亿元,带领10万余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并培育出了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一系列优质品牌。

李保国去世后,有越来越多的师生加入到了河北农大李保国科技兴农服务队,他们对接了数百个乡村展开帮扶,用实际行动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贡献力量,沿着李保国书写的太行山之路继续前进。

(燕都融媒体记者田媛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