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教育忘记课堂所学一切,剩下的就是教 [复制链接]

1#

课间,前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过来告诉我,“你班上的学生太不像话,上学期考过的知识现在就答不出了,这将来要怎么参加公开考试?”听着她的抱怨,不知该如何回答,有心想说,“我也不会送他们到毕业班,能不能参加考试,考个怎样的成绩,跟我也没啥关系”。这样似乎显得太没责任感了。“是的,他们确实不像话,我会督促他们每天再多花点时间去复习的。”前辈大概是希望我能这样告诉她。

我们的学校,本是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让学生接受教育、健康成长。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将来考得好的成绩,获取令人羡慕的社会资源?

教育是为了让你“认识你自己”

什么是理想的教育?林语堂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对知识的鉴赏力。”对知识的鉴赏力,首先源自于对自身的认识。古希腊德尔菲神庙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自古以来的教育智慧,就是人的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是这一理论的践行者。孔子和他的弟子关系是平等的。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当然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有人学习小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有人学习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老师只负责引导、启发。至于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全靠自己规划。

孔子和他的众弟子一起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子路要当将军。公西华要当司仪,端木赐要成为士大夫,颜回想要成为学者(《论语先进篇》)。孔子都表示肯定,同时又谆谆教诲,不因个人的喜好而横加贬斥,努力帮助学生达成目标。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因材施教”。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主张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不同才能和个性,要以不同的方法教导不同的学生。如今,我们口头上同样喊着要因材施教,却更多地强调“以不同方法教导”,旨在拔尖补底,而选择性地回避“学生的不同才能和个性”。目的只有一个——知识的灌输。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而非适应现实

教育本应是培养学生面对甚至创造未来。然而很可惜,我们今天绝大部分的教育目标,都只是很努力地在塑造一批又一批的适应现实的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人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学校只能是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最好的空间,去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并开启他们的心灵之门,使得他们能吸收、沉淀、内化,建构好自己的一套价值观或信念,从而帮助他们在未来面对抉择时,能够追随内心、拥抱理想、发挥所长。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的名言。法国哲学家蒙田也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受教者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促进其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内在自由。

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教育的传统一直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培养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人君子。孔子以“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教教导学生。他十分注重道德教育,他“认为一般文化知识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毛礼锐,)

蔡元培是中国首位提出“五育并重”的中国教育思想家。他认为五育可以协助国民发展全面而健全的人格。他提出的五育分别是:国民教育(体)、实利主义教育(智)、公民道德教育(德)、世界观教育(群)及美育(美)。

而在今天,德育优先、育人为本的口号喊得很响,实际上却已经把“人”扔到了九霄云外,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