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教育的未来出路,是回归教育的本质
TUhjnbcbe - 2024/2/25 9:38:00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19/6515562_0.shtml

最近的“减负”,让很多家长有点不适应,如此一来,我该让孩子干什么?学什么?难道就任由他“玩”?

对于“减负”的解读,我借橙子开学典礼这个事例分享给大家。

橙子终于上小学了,开学典礼后,卫老师在与新家长们的闭门分享会中提到,今年的孩子明显不同于3年前的孩子,他说这群孩子让人感觉到更“机灵了”,脑袋瓜转得更快了。

“然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他说。

在听卫老师的分享时,我能感觉到他想传递的那些意思,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记录,因此,我把他的主要意思按照我的理解,拆分如下:

为什么今年的孩子的问题恰恰是“脑袋瓜转得更快了”?

父母要更多地守护孩子的心灵,如何守护?

为什么孩子“用脑”太多反而不好?如何才能“用心”?

如何正确的全身心地“爱孩子”

家委章爸爸分享时说,卫老师的分享很精彩,只要是卫老师的分享,他都会争取听,尽管每年都差不多。

确实是如此,我前前后后也听过几场卫老师的分享,不管他讲什么例子或现象,他最终都能把话题集中到教育与育儿的重点上,而我们听的人,也会觉得很精彩,觉得有道理,但是却无法细细地指出,到底这些道理的前因后果是怎样的,又如何把这些道理落地到家庭里面。

这就是我写本文的目的,我试图把“为什么”拆解出来,

因此,它是我理解卫老师分享后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为什么孩子“聪明”反而不好?

太机灵,脑袋瓜转得快,能量大多集中在头脑,话语很多,“说话成熟老练”;

有人说,我家娃已经认得很多字了,已经会加减乘除了,懂得多少英语了.....

为什么这类“聪明”在儿童阶段并不是好现象?

真的吗?

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一股脑地在追求知识,想让孩子多学些东西,难道这会错?

为什么国家要“减负”?明文规定1-2年级不得考试?

为什么不给我的娃学习知识?难道等着被淘汰?

对于很多现象,我们家长心里有无数疑问:

这样做,到底错在哪?难道不学习反而是对的?

卫老师说:

点朱纱的时候,有些孩子敢看我,有些孩子不敢看我;

走红地毯的时候,有些孩子走路是“脚踏实地”与大地深深链接的,有些孩子走路是垫脚尖地。

这些现象的背后心理是,孩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红地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一班陌生的师生,远离父母,此时他的内心是极度恐慌地还是相对踏实地充满期待地想要去探索新事物,融入新环境,认识新的老师与同学,就可见一斑。

因此,卫老师说,走红地毯就是入学的第一次儿童观察。

所有这些现象可归结为一个老生常谈但又永远讲不清的问题,那就是包括华德福在内的所有新型教育,以及国家的教育转型,实际上都是在探索及践行一直以来都在强调的“素质教育”。

相比数理化,外语等可定量科目,“素质教育”似乎一直都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否定它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一个人敢对拍着胸口说:“我的这些指标”就是素质教育。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育的转型如此“蜗牛”与谨慎的原因,慢到时代已经严重敲响警钟的今天,才真正有一些措施出来,但显然还很“初级”。

我们的直觉告诉自己,如果孩子按照我们老一辈子的教育,走跟我们自己一样的路,那么他在未来极有可能相当危险。

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问题,因为我们自己正是问题的产物,正是受害者。

但是问题在哪?如何有效地处理问题?素质教育的指标到底是哪些?

何为素质教育?

于是,总是的重点是,如何把素质教育像数理化一样,定出一些可落地可执行的指标?

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在走红地毯的时候自信满满,对未来充满期待,并且敢直视“卫老师的眼光”?

为何早期的孩子不学习过多的知识,反而是有利于发展“素质”的?

华德福把14岁以前的孩子发展的重点定义为“意志”与“情感”,那么意志与感情,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日常家务与日常人际交待对接?

我借爱因斯坦的一段话来表述:

爱因斯坦把这种教育称为培养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教育,要点如下:

让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获得切身的体会;

学生必须对何以为美以及何以为道德上的善有敏锐的辨识力;

学生必须学会理解人们的动机,幻想以及正在遭受的苦难,以便获得正确的态度与他的同胞及其共同体相处;

什么叫价值?

第一点,要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获得切身体会。

那么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价值?

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东西值多少钱,这是我们常说的价值。

孩子生日,父母为了表示对孩子的爱,给孩子买礼物,生日蛋糕,还出去吃了大餐,此时,此时,孩子能接到父母的爱吗?

他能知道“礼物,蛋糕,大餐”背后背后父母付出多少汗水吗?

他不知道,他对这些东西“无感觉”。

我们家经常晚饭时会唱“锄禾日当午”的感恩歌,学校估计也天天唱,但是孩子们在唱的时候,有“感”吗?

能真正的感觉到“每一粒米饭皆辛苦”这句话的分量吗?

不能,因为他们没有劳动过。

“劳动”是一个关键词,价值隐含在劳动的背后。

比如我们家经常做叉烧包,流程大概如下:

揉面半小时,经常揉到手酸,等发酵半小时;

然后制作叉烧肉,从切到抄,到剁碎,又是半小时,

然后准备锅,开始包,包完后蒸,又是1小时;

收尾,洗锅,包子放凉后收起来以备多次食用,半小时;

有过这些劳动后,我在吃着每一个包子时,我至少不会嘻嘻哈哈,不会理所当然,有时候,我甚至是带着敬畏之情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包子背后的分量。

大脑要能够感知到食物的价值,它必须亲自经历类似劳动的艰辛,因为在做的时候,我们的神经元就会存储这些劳动对应的情绪,比如辛苦与劳累的程度,它表达为神经元链接的速度与神经递质传递的效率。

每天早上吃着妻子做好的早餐时,我往往心怀感恩,因为没有她的劳动,我不可能一睡醒就可以吃到早餐,我不可能多睡半小时。

当我带着这样的觉察时,我在为家里做晚饭的时候就没有任何一点想要逃离的感觉,因为我在回馈妻子,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情绪,它通过物质与劳动在其中流动着,因此驱动我们去生活,工作与付出。

这才是价值的真正内涵,它就是我们劳动背后的汗水,而这些汗水就表达为我们在劳动时的辛苦程度,这就是情绪与情感。

因此,几乎在所有的家务上,我都要争取带着橙子一起做。

我要让他的大脑经历不同事项的情绪,并且产生对这些劳动的价值的解理,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他才有可能知道对方到底有“多苦”,他才知道,一餐饭到底需要爸爸或妈妈付出多少汗水。

为什么不能强迫?

比如洗碗,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一家三口一起洗碗,有人刷碗,有人冲水,有人放碗,一段时间后,就转变大家轮流单独把碗洗好。

没过多久,橙子就不愿意洗了。

不愿意洗,但是又不能强制,因为家务是基于家庭成员的相互之间的责任的,是各种发自内心地想要为彼此做的,是一种责任感与爱,这是一种自主自愿的主动驱动力。

而不是迫于父母的权威才去洗,一旦我用命令强制孩子洗碗,这个事情立即变了味道,我带孩子一起劳动,核心是想让他感知价值,感知父母平时付出所有这些家务劳动时的汗水,要让他知道这些东西的辛苦。

让他能够感知某个劳动的辛苦,正如如果我没有自己亲身包过包子,我就不会珍惜妻子做的包子,因为我只有自己经历过了,我才能清晰的知道,一个叉烧包,到底要花多少的心思的汗水。

当我们获得这些情感的时候,我们得到滋养,我们就会产生想要回馈的动力。

这就是感恩之情的源头。

而如果孩子不参与家里的所有劳动,那么他一定是不知道,当下吃的这个“面包”到底需要付出多少辛苦汗水的,因此,即使你不断地让他唱感恩歌,他也不会感恩,因为他并不知道每一粒米饭背后到底有多少汗水。

但是今天出来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孩子吃饭时变成了是义务,而不是他得到的恩惠,这让我颇为惊讶!

因此,让孩子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让他获得相应的汗水,知道辛苦,并且能因此获得感恩之情,从而能够从大脑层面获得去回馈的力量,这被我们称为责任感,而驱动我们去践行责任的,就是背后的感恩之情,它才是根本。

而一旦强迫,孩子就变成了被压制着做事,他此时不是基于感恩之情做事,而是基于恐惧,害怕得到父母的打骂,此时,他不旦得不到感恩之情的滋养,反而还因此得到恐惧感。

而一旦他带着恐惧“洗碗”,他就会应付了事,因为他并不是自己想要把事情做好,而是被迫要求完成。

因此,当橙子不想洗碗时,我会让他选择,比如今天不洗,那么明天洗;

或者不洗碗也行,但是帮忙炒菜。

拖地时他不想拖,那么帮忙抹灰尘;

总之,原则就是,任何一个人都是家的一分子,每一分子都必须为这个家付出,做多做少是另一回事,其次就是,孩子年龄还小,还没有获得足够的意志力,能量及自律,因此,适当的灵活变通是其中的关键。

但是最终所有一切的目的,就如爱因斯坦所说的,让孩子必须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获得切身的感受。

一个人只要产生了感恩之情,他就获得了行为的能力与勇气,这是独立行为与独立思考的根基。

然而,阻碍我们获得感恩之情的力量,正是基于强制与打骂的恐惧驱动力。

为什么不“适宜”过早学习专业知识?

基于上面这个基础,我们来回答前文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14岁之前,不适宜学习太多知识,而是更多地去发展我前文指出的“底层”。

而其中的一个核心就是我所提到的,不能基于强迫。

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没有任何外在压力,他一定不会去死记硬背那些知识的,因为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乏味的重复性的无趣过程。

正如孩子洗了一段时间的碗就不想洗一样,他天然就只想做那些有趣的新奇的事情,而不是那些重复性的学习,但是在命令,强制或诱惑之下,很多孩子不得不违背本性的坐在那里背诵知识。

此时第一麻烦的事情就是前方指出的,孩子的大脑将因此失去了感知感恩之情的能力,充斥在大脑里面的,只有恐惧。

当一个孩子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发自内心地想要去探索某个东西的时候,他的大脑是紧张的,焦虑的,他做着眼前的事情,是因为害,不自觉地怕,但是眼前的事情又完全索然无味,如此一来,大脑就会像关闭一样,任凭这个孩子如何努力记忆知识,他就是会记不住。

大脑对于重复性的东西,是一定会主动忘记了。

特别是几乎所有过早专业化学习知识,几乎都不是为了探索知识本身的乐趣的,而更多的是某些极为迫切的现实的目的,比如为了考试,升学,求职甚至是为了比。

这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当追求知识本身变成了一个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时,我们想要的那个“结果”会以一股恐惧力量时刻笼罩着我们,使得我们无法很好的沉浸在探索知识本身的真正价值上。

因为我们的所有注意力都那个“想要”上,这个极度的想要,变成了一个害怕得不到的恐惧,时刻笼罩着我们,笼罩着每一个父母,然后父母又把这个想要传递给孩子。

结果,就出现卫老师所说的,今天的孩子比3年前的孩子更“机灵”了,这是时代造就的,因为时代的节奏更快的,所有人的压力更大了,焦虑感不自觉地从父母传递给了孩子,因此,这一代的孩子“眼神”更漂移了,因为他们脆弱的内心,早早就从父母那获得了太多了焦虑。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需要守护孩子的内心了。

守护孩子的心灵

因此,卫老师说,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要用你全身心地爱去爱孩子,而不是迫孩子去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且是要说:“来,孩子,我们一起干活去”。

这才是真正的爱,不强迫孩子去学习任何专业知识,不强迫孩子做任何他不喜欢的事,而是能够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去探索知识的乐趣,甚至激发孩子探索的好奇心,保有其学习追求知识的纯粹性。

同时,不把父母的焦虑传递给孩子,尽最大的努力守护孩子好奇探索的天性,不给孩子植入过多的功利心,给足孩子足够的信任与安全感。

同时,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劳动,共同付出,而不是单方面地把所有的家务承包了。

这就是守护。

确保一个孩子最终是带着感恩之情去探索世界的,而不是因为恐惧。

因此,中国教育未来的出路,是让孩子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纯粹的纯然的去探索一切,发自内心的喜欢,真正调动出每一个大脑原本应该有的潜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教育的未来出路,是回归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