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教师资格证报考成功后,看看这些老教师总结
TUhjnbcbe - 2024/7/6 4:48:00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一词最早由来《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是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第一人。

(二)教育的概念

广义:泛指一增进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影响人思想品德。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三)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区别其他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四)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就有教育,与人类共始终)2、历史性(不同社会教育目的不同。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3、相对独立性(!教育质的规定性!!历史继承性!!!不平衡性)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中介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二)学校教育三要素的关系

1、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之间的纽带。

2、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

3、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功能含义

(一)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1按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发展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为本体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体个性化。)

社会发展功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称为派生功能)

2按教育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积极功能)

负向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消极功能)

3按呈现形式划分

划分显性功能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

相对隐性功能没有目的,非预期结果(隐性潜在的功能被有意识的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呈显性教育功能)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师资格证报考成功后,看看这些老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