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国之本?什么是当务之急?教育是强国之本,教育是当务之急!
油菜花的田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把“教育”二字放在首位,何谈国家之发展,民族之未来?开民智,兴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这才是民族生存之根本,中华强盛之源泉!何为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经世致用者,就是说我们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读书的目的,我们求学的动力,是为了学得知识,以求改变我们的国家,改变我们的社会。那种关进书斋里,埋头于纸堆中做些于国于民无关痛痒的所谓之学问,不是我湖湘学派的特点,湖南人读书,向来只为了两个字:做事!做什么事呢?做于国于民有用之事。”这是我在《恰同学少年》一书中摘录下来的一段论述。初看时便觉讲得甚是有理,振奋人心,令人激情澎湃。
被风吹过的窗帘谈及教育,不得不牵扯三个主体。
家庭,教育之“主战场”。孩子出生之后,接触的首先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孩子。素有“言传不如身教”之说,可见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应发挥着表率和榜样作用。当孩子学会说话和走路之后,父母要做的便是教会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道理。告诉他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告诉他们哪些东西是危险的,哪些东西是不能吃的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
学校,教育之中心。在那里,孩子们采撷知识、结交朋友、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修身储能、播种希望。渐渐地,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而在这个阶段,老师这个角色亦不容忽视。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所言甚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身为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
银杏纷飞社会,一个最现实而又残酷的教育环境。在孩子完成学业之后便要步入社会。在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涉之后,方能体会生活之意义。这种意义,非家庭与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综上所述,余以为,教育之重任在于:启民智,驱愚昧;孕思想,除陋习;传真知,散虚假。然,教育之责已非庠序一方所需承担,亦无法去家庭及社会而远之,斯二者亦不可或缺。家庭教育为庠序之辅,社会教育为庠序之导向。当今之教育,余亦存忧心。家庭教育之观念淡薄,学校教育之目的模糊,社会教育之导向偏颇。诚然,咸天下之父母为儿女前途筹谋之心深重,既存期待,亦存忧虑;学校之教育,教师队伍精整,学识与品格应并重。此谓文墨与师德并举。社交媒体之相关人员应具备职业道德,传播社会之正能量,不虚美,不隐恶,此谓扬清激浊。
最后,无论教育作何改革,都需秉承“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