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温全燕教育的本质就是给孩子增加力量,让孩
TUhjnbcbe - 2024/9/9 21:31:00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专业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原创文章,作者:温全燕图片来源网络素材库审核:何良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面对事情时的状态和行为直接塑造着孩子的未来,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永远无法给到孩子我们自己没有的东西,作为一名妈妈,我一直坚信自己持续的成长,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没有哪一种教养方式适合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个性,针对不同的个性找到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带给了他许多成长,也引发了我许多思考。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我和孩子之间的3个小故事:1.给孩子空间,让孩子在摸索中成长记得有一次孩子回到家向我哭诉,班里小朋友Q在体育课上联合其他小朋友不和他玩,他告诉我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他感觉快要崩溃了,这样和他一起玩游戏的人就少了,看着他委屈又无助的样子,我想或者他需要我的一些指导或者帮助。于是我问他,那你是否需要妈妈帮助你做些什么呢?他想了想说,暂时不用,我自己可以。那一天,我就这样陪着他聊了很久,他和我说了他和这个小朋友的所有互动场景,我感受到他内在对这个小朋友很欣赏,想成为他的样子,但是自己因为年龄小,语言表达上并不是那么顺畅,所以很多事情上都无法成为小Q那种领头人的感觉。我本来要给他点建议,想了想,我还是忍住了,因为我知道所有的道理和建议并不一定适合他在学校的那个场景。那一天,我们约定,交给他自己,交给时间,如果需要我,我随时都在。再后来,他又陆续说过几次和这个小朋友相处的困惑,每一次我都耐心地听他说他的愤怒,沮丧甚至偶尔他还会哭鼻子,觉得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那种深深的烦躁,每一次我都耐心地听他倾诉,过程中理解他陪伴他,而在每一次情绪的流淌中,我也能感受到他在梳理自己的情绪,并且也有了重新面对的勇气和力量。每一次最后,我都会告诉他,如果需要我做什么,随时告诉我。时间就这样,大约过了一年,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妈妈,我找到了和Q相处的最好途径了,他喜欢做主,我这次就加入了他的队伍,Q也很高兴,我们一起玩的也很开心。那一刻,我看着他两眼放光,我欣喜地问他,“儿子,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的?”他一脸傲娇的告诉我,“妈妈,其实这很简单,我们一直是两个队伍,我一直不愿意加入他,但是今天我愿意加入他,所以我们就相处得很好了。”那一刻,我看着他对自己心满意足的样子,我由衷的感叹时间真是个好东西,同时我也知道一年前,如果我告诉他,“笨蛋,既然你无法和他对抗,加入他就好了,这样多好。”但是那个当下,其实是男孩子之间力量的自然对抗,他们自己会在相处的过程中找到和对方相处的最好方式,一旦家长过度参与,反而扰乱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秩序和内在智慧的萌发。所以在那个当下,我选择了等待,选择了陪伴他慢慢度过这样一段时间。同时,我也知道,某一天或许他们之间依然会有对抗,依然会有冲突,那也是孩子成长路上应该去面对和成长的,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互动,他也在积累自己面对这个世界处理问题的能力,而这个过程是谁也无法替代的,这个过程只有也只能他自己可以完成。2.利用一些教机,让孩子看到更好的方式,同时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一次,在班级语文测试中,他考班级第三名,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和爸爸,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一晚上,我都能感觉到他特别满意自己的表现,并且不断地对我说,妈妈,我比第二名就差了1.5分,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他对学习的在乎和对未来燃起的那份期待,我和爸爸毫不吝啬地给了他肯定,并告诉他我们都看到了他所有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他努力的结果。过了几天,他有点忿忿不平地对我说:“妈妈,其实很多学习不是前几名的孩子,考到前几名之后,名次往往很难继续保持。原因呢?并不是他们没有继续努力,而是因为周围会有同学说:考那么好,抄的吧?这种话给当事人带来的那种羞辱感可能会让他逃避不要再考那么好。”听他说完,我知道这一定不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而是他经历的事情。他长大了,他已经知道如何用更有面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困惑。同时我知道,不论谁听了这样的话肯定都会有不舒服,我感受到他有小小的担心,万一未来考不好怎么办?我决定坐下来和他好好沟通一下这个问题,我问他:“易经的易,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他问:“容易?”我告诉他:“易经的“易”为变化。你看,当我和你说这句话时,这句话已经过去了;当我和你说这句话时,这句话已经过去了;当我和你说这句话时,这句话已经过去了……”我连说三遍以后,他惊讶地下巴马上掉下来。这时,我告诉他:从我说第一次开始,时间在飞逝,我的年龄在长大,我再也回不到我说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时的状态。”“变”是世界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他看着我,若有所思地说:也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都是有可能得,考得好的下一次可能考得不好也可能不好,考得不好的下一次可能考得好也可能考得不好。不能总是用同一种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因为每个人随时在变。我肯定了他的总结并告诉他,一个人,长大后取得成就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人总是带着刻板印象去看待周围的人,没有灵活的变通,没有“易”的能力,这种人是被自己的思维困住的人。只有有一天,他看到自己受困于自己的思维,他才有可能开始突破自己,他的人生才有可能达到更高的高度。那一刻我看到他释然的眼神,他的内心一定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未来是做一个刻板印象的人,还是做一个思维开放,随时接受变化并迎接变化的人。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教机,帮助孩子看到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性。在童年的早期,我们通过这种呈现和引发,并不用刻意告诉他,你就应该如何去做,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是得,让孩子看到更好的方式,同时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更重要的相信孩子在任何的特定时间,可以选择他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处理问题。3.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永远相信孩子是在自我否定中向阳而生。一次元旦同乐会,孩子为了在同乐会和同学分享好吃的零食,提前一周做了规划,列了清单和数量,并分了四个地点采购,我能感觉到他对他在意的同学的那种重视,也熟悉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是什么。那一天,我看着班级群里孩子们的照片,我感受到他特别的开心和享受。晚上回到家,我满心欢喜的第一时间去了他的房间。但是当我看到他时,我明显感受到他的沮丧和不快,我问,“洋洋,今天同乐会过得怎么样?”他看着我,说,“妈妈,你看我这样,还用问吗?”我告诉他,我在他脸上看到了不开心,他点头,感觉眼泪都要掉出来。我问:“要不要和妈妈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点头,在他的描述中,我了解到:整个元旦同乐会他一直非常的开心,和朋友分享了自己采购的零食,同时也收了朋友的分享。但是在整个活动的最后环节,发奖品环节出了插曲。他在发奖品后拍班级合影时,把自己的奖品放在了桌子上,但是拍完照,当他回到座位他才发现,他的玩具被调包了,而用他的话说,出现在他桌上的那个玩具,是个幼儿园小孩子才会玩的玩具,而他的那个玩具恰恰是适合他的年龄段。当他发现自己的东西不见了,就开始寻找,小范围地问他周围的人是谁换走了自己的玩具,但是没有人承认,另外让他感觉很无助的是,班级里分到同样玩具的人很多,他分的玩具,至少有四个人也有同样的,所以他看着别人拿着和自己同样的玩具,也无法判定到底是谁拿了自己的玩具。那一刻,他抓起桌上的玩具扔在了地上,而玩具已经散落在地上,其他好事的同学上去又踢了一脚,场面瞬间更加尴尬。他非常恼火,于是拿了两个气球在门口企图通过气球让自己的愤怒平静下来,可是三五个同学追着他去了门口,告诉他不至于这样,这样破坏了节日的氛围多么不应该。同学说的都是对的,可是那一刻他更加难过和愤怒了。另外,最重要的,他担心老师会觉得他不尊重老师,担心现场的拍照的义工阿姨对他有看法,我能感受到他沉重的心理压力。当我了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我思考了一下,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会如何去处理呢?或许,我会忍气吞声,对自己说宽容一点,大不了我们自己再买个?或许,我会告诉老师,让老师帮我处理?又或许我也和孩子一样,生气的扔在了地上?那一刻,我看到这是一个孩子在遇到突发事情时的一种本能反应,他不是忍吞型的性格,于是他选择了表达,但是他表达的方式有问题。当我看明白这一切,我就知道接下来我和他沟通的方向是什么。我首先肯定了他认识到自己犯了错误,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然后我肯定了他犯了错误第一时间可以告诉妈妈,这是对妈妈的信任;同时我也告诉他,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会很生气,有情绪是正常的,我肯定了他的情绪。最后,我问他,当你意识到这种表达方式不合适,你觉得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方式去表达吗?他思考中总结了三条:一:忍下来,回来和大人说,如果特别喜欢那个玩具,再买一个。二:声音再大一些,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玩具被换了,看有没有可能有人会留意到到底谁拿走了。三:告诉自己深呼吸深呼吸,等自己平静以后尝试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一下自己东西被人拿走的郁闷和烦躁。我问他有没有可能求助老师?他告诉我,我们是五年级的大学生了,这些小事老师不会管的,我们可以自己去处理。整个过程,我知道他通过这样抽离出来看到自己的状态,他思考的过程,同样也是在大脑网络中形成更多神经元网络的过程,通过新的神经链条的搭建,下一次遇到类似的问题,他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就有可能采取新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第一时间可能会觉得很恼火,你怎么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的给我丢人?!我们的面子给到我们深深的恐惧,已经不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当我们处于情绪状态时,就无法真正去帮助孩子,无法利用这种错误的机会帮助孩子向前看。当我们自己先安静下来,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我们要引导孩子去什么方向时,我们就可以让孩子通过不断思考,不断修正自己,去到越来越好。天有天道,国有国运,而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造化。作为父母,我深知自己没有那样的大能量,可以引导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轨迹,一个什么样的成功人生。我能做的,是在每个当下陪伴孩子成为更好的他自己,让孩子在生命的每个阶段哪怕是最沮丧最无能的时刻,都有一个肩膀可以靠一靠,都有人毫不嫌弃地告诉他:就这样,你在我心里依然是最棒的孩子。我想这份陪伴、这份理解,本身就是对孩子人生最大的鼓舞。是的,我一直相信,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谨记:我所做的是要给孩子增加力量而不是减少力量。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和大家一起共勉,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来源:游金地全媒体采编中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温全燕教育的本质就是给孩子增加力量,让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