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一年,各个行业经历了市场的冲击和改革,失业人员越来越多。今年尤其是教培行业,经过一系列的“双减政策”教育改革,教育推行两种分流模式,使得教育培训行业大量裁员,一时之间关于教育问题讨论被推向风口浪尖。
教育部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倒逼行业改革!这一政策实施也是引导社会资源回归教育,抑制培训对教育的干扰。但是此改革对于教培行业的影响最大,无数机构人员失业。
“双减”指的是教育部要求减轻学生校外培训作业负担。对于这一项教育部宣发的方案,其实有好有坏。其一,禁止课外培训课堂学科知识,能够有效杜绝教育培训带来的资源不平衡性,防止学校教育倾斜。其二,能够缩减课外培训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此外,“双减政策”还严格要求从事培训行业必须具有相关教师资格,实施正确的教育监督,杜绝不合格、不正当的教育人员。对于大都数家长来说,因为工作繁忙原因不能亲自辅导孩子,只能通过教培机构辅导孩子学习,但是这一政策出台,经过多方面因素影响,教育部针对校外禁止学科培训能够有效实施,要求各学校开设课后辅导学生的工作,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关于课后辅导一是为了规范校外培训,减轻家长辅导压力;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校每天进行两小时辅导,这一时间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当天的作业,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有效解决问题。另外,辅导作业的结束时间不早于正常下班时间,这样各位家长有时间接送孩子。
这一教育举措实施,说实话还是有利有弊的。家长可以不用花费巨额安排孩子培训,从而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减少自己辅导作业的时间,孩子也不用担心课堂作业和培训作业的双重压力。
针对此政策,大部分家长还是赞成的,也有一小部分家长不赞同。俗话说:有好就有坏!一个班级不可能都是成绩好的学生,也不可能都是成绩坏的学生。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家长会担心他们的成绩,所以一般都会被安排课外培训,为的是能够尽快赶上好学生的进度,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现今,课外学科培训的取消,有些家长的担心也是很正常的,能否跟得上学校进度和学业成绩是他们所烦恼的。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孩子更加跟不上进度,基础知识薄弱没有得到巩固,最终影响成绩和未来。但是请私教到家里辅导学习,费用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家长既无奈又糟心,除了要担心孩子学业还要担心经济问题。
“双减政策”一方面打击着教育培训机构,使得一众教培老师面临失业;另一方面家长还要操心成绩不好、学业落后的的孩子,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补习导致学习成绩降低。
哪一位家长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学业落后,但是苦于经济条件有限、没有合适的补课门路,心烦孩子成绩同时又要担心经济条件问题请不起私教。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多家长认为教育部没有多方面考虑,这样实施对有些孩子很不公平,想要尽快恢复课外学科培训。
通过以上情况,教育部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多方面考虑,重新添新政策,校外培训机构有望“复活”。教育部给出相关转型方案,要想重开培训机构,需要教培机构把业务转向学校,与学校深度合作,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另外还要实施“营转非”的经营方法。
校外培训要想继续存活下来,应该更加遵循教育部积极转型,更好服务学校教育事业。校培上课时间不能晚于20:30,不能在周末上课,收费也必须按照标准,不能收取额外费用。这种经营模式对于教培行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从家长和学校角度考虑是有利的,要想在如今这个社会生存,教育培训行业还是需要跟随国家的脚步,才能有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结语:国家对于教培行业也没有严重打压,只是给这个行业换了一种生存方式。通过“营转非”的经营改革模式,还是给了教育培训行业一条新出路,如果想要存活下去,教培机构要通过不断转型适应政策变化。这一最新举措,让教育变得更人性化,更加回归本质,不会让家长和学生成为牺牲品,教育以人为本,才是当今教培行业长远的发展目标,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