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是一个精神活动的连续过程,这个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里,心理活动也有各自的特征。对不同阶段的人来说(儿童、成人),即便是相同的事件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心理效应的效价也不相同。
今天主要来说一下孩子的少年时期,一个最让家长和老师头痛的阶段。少年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在这个时期,他人的态度对孩子心理与个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少年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一般分为两种,一是上学前期家庭不良教养的影响,另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是入学以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不恰当的对待将给少年个性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人们之所以把学校分为小学、中学、大学,正是为了将教育工作和个体发育成长规律结合起来。从智力培养的角度来说,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中学阶段是在强烈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大量吸纳知识;大学阶段是在强烈学习兴趣和相当的知识基础上,训练自己的思维逻辑,强化自己的判断、推理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特征。
所以,在小学阶段,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它不但关乎智育,而且关乎德育和身体的发育。当我们把学习兴趣引向道德观念的学习时,孩子会逐渐变得更懂道理;当把学习兴趣引向体育学习时,孩子会懂得如何促进身体健康。当然如果忽视上述这种规律性,后果就不堪设想。
#家庭教育指导师#西安智禾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