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
1.第一个月
孩子在1个月的时间,观看东西的能力、双耳的敏感度都较前有一个飞跃。此时,家长可以在孩子床前上方挂些五颜六色的彩条、彩球等,还可以挂些带呼声响声的玩具来吸引孩子。他能较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玩具,两只小手还会不停地挥动,好像是要抓玩具似。如果妈妈把玩具在他面前摇晃,他的小手也会跟着挥舞,并皱着眉头没有笑意,双眼紧紧盯住这件玩具,不知是何物。其实这是孩子在认识、在思索一件新鲜事物。
1个月的孩子不会说话,大人们只能从他的视觉、听觉、动作几个方面着手教育,用彩色玩具训练目光固定,两眼协调集中在物体上的能力和追视能力。以唱歌、听音乐等方式训练孩子的听觉能力。
2.第二个月
首先是宝宝身体方面的基本技能,一个月之后,宝宝的头部便可以逐步地抬起了,这个时候家长朋友们可以用一些玩具来引诱孩子进行抬头的动作。
两个月的宝宝在听力和视力方面都处于快速的发展时期,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的视野范围内悬挂一些玩具,听一些优美的早教音乐。
这个时候,尽管宝宝不是学说话的阶段,但是家长可以跟孩子多进行沟通,以此来吸引孩子的注意,让宝宝能够在日后更好地学习说话。
家长还要练习宝宝俯卧抬头,每天至少两次,每次1-2分钟,
这个月,家长可以开始练习逗引宝宝发音,手握摇铃,培养宝宝能注视色彩鲜艳的玩具和自己的小手的能力。
家长还要训练宝宝有规律地生活习惯,定时把宝宝大小便。
经常跟宝宝对话、哼唱儿歌。每天对宝宝微笑,宝宝最喜欢妈妈的笑脸,给予宝宝心灵上的满足,拥有一种安全感与归属感。
给宝宝进行按摩和抚触,给宝宝做婴儿体操,要注意节奏,动作轻缓,妈妈可以边做边说:“一、二、三、四…。。”,使宝宝对数字产生敏感。
开发宝宝的味觉能力,用筷子微微给宝宝尝试些不同味道的食物:如不同口味的果汁、调味品的汁液等。
让宝宝经常触摸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丝绸、毛线等,开发其触觉能力。您还可以按照早教计划对宝宝进行全面的培养。
另外,家长还要注意加强母子情感的交流,保持宝宝愉快的情绪:宝宝出生后不愉快的情绪占主导地位,饿了、冷了、尿了、湿了、困了……宝宝只会用哭来表示。
妈妈要多抱抱宝宝,抚摸和亲吻宝宝,这样会使宝宝出现愉快的情绪。有时宝宝会对妈妈的脸发出微笑,有时甚至手舞足蹈。
早期母子关系的建立会给宝宝信赖感和安全感,是日后宝宝良好性格发展的基础。此时的家长要做到爱而外露,微笑亲热,经常对宝宝进行体肤接触,拥抱亲吻,逗他快乐,使宝宝有安全感。
2个月宝宝早教游戏
蹬踢彩球
仰卧,踢吊在上方的大彩球或吹满气、内有小铃铛的大塑料袋。宝宝看见球在跳动,或听到声音会很兴奋,便努力蹬腿,屈伸膝盖,双腿上举或随球而动,从而欢欣鼓舞。
这个游戏可以活动双腿,锻炼下肢肌肉。有时宝宝手和脚都能同时碰到球,下肢运动扩大到四肢和全身运动,可促进婴儿的肌肉发育和新陈代谢。
侧卧
婴儿吃饱后右侧卧位,胃内食物从右侧幽门进入十二指肠,在背后垫一个枕头或小被子固定体位,婴儿有时身体会倾向背侧而成仰卧,或因垫高身体倾向腹侧而成俯卧,初时这种转位是被动的,以后会逐渐转为仰卧或俯卧,侧卧可作为产生翻身动作的阶梯。
俯卧抬头
出生后30多天,宝宝可用下巴支在床上向上看,60天时下巴离床3~5厘米,训练颈部肌肉,使之能支撑头部抬起的重量。锻炼颈肌,以支撑头部重量。头抬高,并用肘部支撑把前胸抬起,为以后匍行及爬行作准备。
3.
第三个月
翻身:让宝宝侧卧,用玩具引导他转向仰卧,如果宝宝完成有困难的话,家长可以在一旁协帮宝宝做翻身的动作;让宝宝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同时对宝宝的视觉、听觉、触觉方面进行训练,提高认知能力。
视觉:宝宝平躺时,在其头顶上方二三十厘米处挂些彩色球或者铃铛等玩具。可以通过移动玩具来训练宝宝视觉转移,当移动玩具时,宝宝的眼球会向移动的方向转动。
听觉:在宝宝左右两侧说话,或者放一个铃铛,让宝宝来寻找声源,训练宝宝的听觉
触觉:可以把毛绒玩具、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质的玩具放到宝宝手中,让他接触不同的物体。
4.第四、五个月
n俯卧支撑:
让宝宝趴着,然后用彩色球或者有响声的玩具,在宝宝的头顶晃动,吸引宝宝用胳膊撑着身体,把头抬起来。
n抓握能力:
给宝宝手绢或者可以抓拿的一些玩具(如拨浪鼓),练习手部抓握动作。
n语言能力:
要随时随地教宝宝认识周围的事物,促进宝宝语言水平的发展。说话的时候要面对着他,这样他能看清妈妈的口型、表情和动作,锻炼他对表情的反应能力。
5.第六个月
靠坐: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六个月的时候可以开始练习靠坐了。让宝宝靠坐在沙发上,每天2—3次,然后逐渐减少靠垫的支持,让宝宝学着独坐(PS:家长要注意要看护安全)。
精细动作:
可以在宝宝的周围放一些玩具,让他尝试自己去拿,推荐用拨浪鼓和摇铃、或者手指琴,可以让宝宝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不同动作,比如摇、抓、拿,还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听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