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号)
年4月13日,兰州市政府印发了《兰州市落实强省会战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兰政发〔〕12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是我市落实“强省会”战略的重要举措。《若干措施》对标国内标杆城市先进水平,推动政务服务再优化,简政放权再深化,精准监管再细化,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指标便利度水平。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创新性、操作性的制度性成果,推动形成“兰州经验”,精准打造营商环境“兰州样本”。《若干措施》共十条具体措施。
1.全面推行“小兰帮办”服务。
“小兰帮办”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是实现兰州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平台通过构建小兰帮您、兰州学习、社工委及区域特色创新等应用模块,围绕为民办好事、为民服务好的理念,将直接面向群众、街道能够承接的服务事项依法下发,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形式,通过“群众吹哨、社区报到”“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的方式,推动基层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人居环境建设、重点人员关爱服务等工作,形成一体化的联动体系。推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服务、户籍管理等领域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以委托受理、授权办理、帮办代办等方式下沉至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实现了政务服务“就近办、家门口办”。同时,提升基层服务水平,通过“小兰帮办”服务的延伸,全力打造出“业务精、政策清、有创新”“专业匠心”的服务队伍,创建出“治顽疾、增便利、有地气”“服务贴心”的服务方式,构建出“塑颜值、育品质、有活力”“环境舒心”的服务环境,创造出“纾堵点、消痛点、有亮点”“办事省心”的服务机制,开辟出“正态度、提速度、有温度”“群众暖心”的服务渠道,让为民服务落实到基层,让“最多跑一次”成为群众办事的常态,实现为民服务“不来即享、基层可办”。
2.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
依据“四级46同(市、县、乡(街道)、村(社区)四级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型、受理条件、材料要件等46个要素)”的统一事项标准,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认领事项,“颗粒化”精细编制办事指南,同步在兰州政务服务网、各级政务大厅、“甘快办”等办理渠道进行更新,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层级同要素管理,同标准办理。按照市级统筹、分级负责、动态调整的工作机制,对照国家和省级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认领政务服务事项,对全市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进行动态管理。编制公布市县两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调整更新行政许可办事指南,做到“清单之外无审批,清单之外无要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情形外,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级政务服务事项要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全部纳入本级政务服务中心(站)集中“一站式”办理,企业和群众在本级办事“只进一扇门”。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个人从出生到身后的全生命周期,对个人和企业事项科学分类并集成展示。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采取“成熟一批、公布一批、实施一批”的方法,分批次梳理整合企业群众需要办理的“一揽子事项”,形成“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清单,通过流程再造、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等方式,实现主题事项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办事体验。加快政务网与国家级、省级统建业务办理系统对接,打通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数据壁垒”。按照数字政府建设部署,兰州政务服务网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站点全部建设完成,全市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兰州政务服务网展示,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事指南和办事入口,实现政务事项“一网通办”。
3.提升用水便利度。
所有用户及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兰州城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