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盆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堪称人生第一本吃喝指南,小学语文课本到
TUhjnbcbe - 2025/7/21 16:43:00

为什么语文课喜欢安排在早上第一二节?

怕你饿。

天下吃货云启蒙

带货安利第一书

YUWEN

你人生第一套吃喝指南

语文

+1

必修

大江南北奇异珍馐上课听讲下课吃饭都说恋爱和美食是解决所有疲惫的良药,关于恋爱我们开窍的时间不一,但是关于美食,从小到大的语文书,绝对是所有人的第一本吃喝指南!每一本语文课本,不仅铸造了我们的精神世界,给了我们文学滋养,藏在课文里的各种美食,更是勾引起了莘莘学子对吃的向往,夜夜萦绕心头,痛并快乐着。即使在吃播、带货盛行的年代,能把美食宣传得最成功的非语文课本莫属!就像鲁迅在《社戏》里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长大后接触到的许多美食,好像都不及那时课本上的美食那般美味。可以说,没有一个吃货能逃出语文课本的“手掌”!不信?那就跟着悦小妹一起,去领略藏在语文课本里的“舌尖上的中国”吧!老班长舍不得喝的鱼汤“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佐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节选自《金色的鱼钩》红军出征,万分艰苦。老班长钓来的小鱼做成鱼汤,全留给了小红军们,自己偷偷嚼鱼骨。这一场景给了当时的我极大冲击。小时候不爱吃鱼的我,也开始央求妈妈炖鱼汤给我喝。每吃到一口鲜嫩柔滑的鱼肉,都想象老班长看着小红军们喝汤吃鱼、自己闻着香味挨饿,于是更珍惜眼前的食物。会流红油的咸鸭蛋“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节选自《端午的鸭蛋》汪曾祺对于食物的描写太精妙!年幼的我们在课堂上直咽口水!细而油的咸鸭黄,一筷子扎进去冒出来红油,悦小妹从那时就爱上了咸鸭蛋。“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汪老的风趣也让我明白,所谓故乡美食,更是珍贵的情怀。于勒叔叔的现开牡蛎“他们的吃法也很文雅,一方精致的手帕托着蛎壳,把嘴稍稍向前伸着,免得弄脏了衣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喝了进去,蛎壳就扔在海里。”——节选自《我的叔叔于勒》文章的细节已经印象模糊了,但是牡蛎的价值和美味还牢记于心。高贵的牡蛎吃法,当时的感觉是:这是我“吃不起”的昂贵食物。于是后来每次吃生蚝的时候,都要摆足了姿势,模仿一下课本上描述的文雅吃法。鲜嫩欲滴的西瓜们“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节选自《少年闰土》一大片碧绿的西瓜地,是去乡下外婆家才能看到的景观。小时候调皮捣蛋,偷偷把鞭炮串丢进西瓜地里,听着噼里啪啦的“炸西瓜声”,大笑着跑远,被瓜农追着骂了好久。看到《少年闰土》里“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就想到现摘下的西瓜是多么娇嫩欲滴,想要喝一杯清爽甜美的西瓜汁,驱走日常浮躁。夜宵总惦记的花生米“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节选自《一夜的工作》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感受到物质匮乏的时代,连花生米都得省着吃。那时好想知道,周总理桌上的花生米,有没有细心的同志帮忙炒制过,撒上细盐;那香喷喷的、刚出锅的花生米,实在是太诱惑了!幻想中的圣诞烤鹅“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节选自《卖火柴的小女孩》寒夜里孤苦伶仃的小女孩,又冷又饿,产生了幻觉。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后来我在西餐厅吃到了,果然是童话般的美味。但我真的很想变成圣诞老人,穿过书本买下小女孩的火柴,再带她吃一顿圣诞大餐。纯天然野味:烤松鸡“等我们把衣服烘干,松鸡也烧好了,扒开洞,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们俩大吃起来,我觉得从来没吃过这么鲜美的东西。”——节选自《大森林的主人》当时《语文》课讲到这段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刚烧好的松鸡,根本没心思听课。感觉是传说中叫花鸡的做法,鸡肉嫩而不柴;隔着课本,我把那只松鸡每个部位的肉都惦记了一遍。好想大口啃鸡腿!可遇不可求的覆盆子“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前从没吃过覆盆子的我,对鲁迅先生的描述心存好奇,觉得是一种神奇的水果。直到有一次,沿着环山公路走时意外发现路边种着的野生覆盆子。小心避开刺,摘下一小把,简单冲洗就开吃,对口干舌燥、快累趴的我来说,几乎是人间美味了。很想尝一次的槐花饭“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地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节选自《槐乡五月》小时候读到这篇课文的我,只吃过炒饭,对槐花饭完全没有概念。这样可咸可甜的吃法,是十分新奇的东西,我想象中大概是花香四溢。爱甜口的我无比愿意拌着花蜜、撒上白芝麻,立即享用一份热乎乎、软绵绵的槐花饭。葡萄沟里的吐鲁番葡萄“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节选自《葡萄沟》当时读到这个片段,只吃过紫色葡萄的我惊呆了。葡萄还能五颜六色的?真的太馋了,我当时满心期待家里的各种水果。心想:只要好吃,我能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天津最好吃的糖葫芦“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青丝、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芦必须用冰糖,绵白糖不行,蘸出来不亮。煮糖用铜锅,铁锅煮出的糖发黑。”——节选自《万年牢》每次看到街边叫卖的糖葫芦,脑子里想的都是《万年牢》中,作者所描述的精湛的糖葫芦手艺。现在有看到糖葫芦我几乎都要买上一串,大概是小时候怕蛀牙没吃够,长大了想弥补回来。书上的食物真的有那么好吃吗?长大以后,当年被语文书馋哭的孩子,也开始馋孩子的语文书,记忆里在课堂上疯狂咽口水的感受,依然浮现心头。——多少人真的尝试过墨水是什么味道?即使你已经知道牡蛎就是生蚝,茴香豆是蒸的蚕豆,咸鸭蛋跟寻常没什么不同,水果没什么特殊,味道也并没有课文中那么惊为天人,还会有隐隐的失落。但,这不妨碍一天一天馋着长大的我们,依旧爱葡萄干、爱牡蛎、爱茴香豆、爱咸鸭蛋……最后却发现,自己真爱的原来是写吃的文字。在没有见过世面的年纪,在我们心中留下痕迹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无止境的想象力,还有神奇的中国文字,写出了动人的食欲。这大概就是语文的魅力吧,小时候被逼着学过的所有东西,都变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一直见证着那些美丽的文字写出的最动人的食欲。一起唠唠~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语文课本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美食是什么?」快来跟我们聊一聊??▍声明:素材源自语文课本及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语文奥妙,尽在知了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堪称人生第一本吃喝指南,小学语文课本到